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活动探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人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下图1: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关于燃烧的知识主要是做燃烧原理的介绍,对于生活中的燃烧现象,特别是常见的炉具类型、发展趋势、工作原理介绍不多。在基本原理和生活实际联系方面,有脱节现象,基于此,开发设计了《生活中的燃烧现象——炉具中的充分燃烧》这堂课。  相似文献   

3.
一、《燃烧和灭火》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完《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之后对物体燃烧现象有了一些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教学重点是: ①使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②启发学生设计和动手进行几个小实验,培养学生用比较和归纳等思维方法学习自然课,并锻炼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在石棉网上点燃金属钠生成 Na_2O_2的实验,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到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近20年了,该实验设计一成不变,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金属钠开始燃烧后,一道白烟冲天而起,反应很快结束,黄色火焰稍纵即逝。2.反应后留下的产物不多,且淡黄色不明显。二、实验改进在石棉网上做钠的燃烧实验,体系过于敞开,导致燃烧过  相似文献   

5.
正"燃烧的条件"是8个必做实验之一。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等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都安排了该实验,但放置在课本中的位置有差异,预设的实验目的也有差别。一、"燃烧的条件"实验的对比分析人教版(2012年版)将"燃烧的条件"实验放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其实验目的:一是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二是体验实验探究的  相似文献   

6.
第四册《燃烧是怎么回事》的实验,本来是做“木条、木炭、煤炭、铁丝、铝箔”氧气中燃烧,我增加了香烟在氧气中燃烧。香烟在空气中燃烧很慢,可说是星星之火,但在氧气中燃烧既快又大,同学们拍手称好。下课后,同学们竞相传播该实验的精彩,饶有兴趣。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我把铁丝的两头各缠上一根木制火柴,这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情形比较,就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由来现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1章第一节中,为了说明含硫物质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安排了"含硫火柴燃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按照课本上设计的操作方法演示该实验时,不仅操作不太方便(划燃火柴后要立即将2个烧杯扣在一起,同时振荡溶液),而且常常需要燃烧多  相似文献   

8.
韩国电影《燃烧》以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为蓝本,又融入了福克纳《烧马棚》的作品意蕴。树上春树的"燃烧"是"在心田一角忽然静静的燃烧";福克纳的"燃烧"是愤怒的燃烧;李沧东的《燃烧》将它们合二为一,为韩国电影走向世界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析《探究燃烧之谜》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中的一课。本课的二级目标训练是在《蜡烛会熄灭吗》一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让学生独立设  相似文献   

10.
一、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2]制取过氧化钠时,往往是得不到过氧化钠的。此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加热到钠熔化并有大量火星出现时没有及时撤离酒精灯,还在继续加热。另外,该实验的温度也不好控制,且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自然》第四册《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中,关于分析空气成分的实验,课文中是利用蜡烛做燃料,但蜡烛容易熄灭,不能充分燃烧,罩内水柱上升难达到实验的要求,实验很难成功。现将一种实验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燃烧和灭火》、《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构成本册“空气”单元。从能力培养来看,前三课都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能力。指导学生搞好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能力。现就我在这三课教学中实验的改进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28页中有两个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在教学中做这两个实验时常会遇到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1998年第5期第14页刊登了《在氯气中燃烧演示实验的改进》一文,所提供的实验方法经反复实验效果不好,实验成功率很低,其中有两点异议提出来商榷.第一、实验中的氯气不是干燥的,实验用的氯气应该是干燥的.而该文采用的简便装置制出的氯气很难是干燥的,(不加热时量也不太多),尽管用了一个干燥管但只作为反应容器,并没经过净化、干燥处理,其中可能会混有水蒸汽、氯化氢气体,这些物质的存在极可能会引发钠的燃烧,因钠与水、氯化氢极易反应并放热使钠燃烧,这可能就使该文认为能自燃的原因吧!第二、钠不加热是…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实验材料也五花八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情况不尽相同,如何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呢?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1、并非所有的材料都由学生独立探究。有危险的实验,如涉及到酸、碱、燃烧等。难度大的实验,必须有教师帮助,有的只需演示,不必每个人做。《燃烧是怎么一回事》这一课,制取氧气,观察硫粉、铁丝在纯氧里燃烧这几个实验由教师演示,碳在纯氧里燃烧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中新课标选修模块实验教材《化学与生活》教材,设计一篇催化燃烧技术阅读材料,供一线教师作为高中学生的选读内容。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教材《氧气》一课 ,指导学生认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做好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进而归纳总结出结论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 ,则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教材中对验证氧气支持燃烧这一性质的两个实验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实验 1,教师需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 (酒精灯、燃烧匙、木炭 ) ,此外 ,学生做起来非常繁琐 ,容易分散学生观察的注意力 ;实验 2 ,按照教材的实验方法 ,我曾尝试多次 ,但烧红的铁丝放在氧气中很难燃烧起来 ,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作了以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向学生讲述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以粉尘的爆炸实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实验24在介绍铝在氧气中燃烧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材P13课堂实验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描述,将钠放入燃烧匙里点燃后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装置在现象明显程度、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较多的缺点。对此,我们通过反复讨论,反复实验,不断探究,在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药品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我们使氯气的制取、氯气与钠的反应均在同一个密封装置中进行,只需滴加浓盐酸制备氯气,滴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