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频展台作为静态实物、文字、图片、显微放大和动态实验、复合、摄像、交换控制的信息采集工具,是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的设备,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教师在正确使用视频展台的同时,也必须掌握它的维护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视频展台作为静态实物、文字、图片、显微放大和动态实验、复合、摄像、交换控制的信息采集工具,是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的设备,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教师在正确使用视频展台的同时,也必须掌握它的维护检修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桂萍 《甘肃教育》2020,(4):136-136
新媒体新技术作为一个新型多媒体互动教学终端,集合电子白板、短焦投影、功放、音响、电脑、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功能于一体,液晶触摸白板又实现了最佳书写效果,充分满足现代教学应用需求。在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教学中,把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绘本识字教学,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好助手"。  相似文献   

4.
视频展台,又叫实物展示台,是多媒体教室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之一,教师利用它可把各种幻灯片、模型、透明胶片、文稿及其它实物,通过视频摄像头清晰、逼真地显示在投影屏幕上,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视频展台,笔者对视频展台的选购、使用和维护简介如下。一、识视频展台一台普通的视频展台包括三个部分:摄像头、光源和台面,在展台背面还有一系列接口,而一些面向高端市场的展台还包括红外线遥控器、计算机图像捕捉适配器、液晶监视仪等附件,如下图所示。摄像头的功能是将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远程视频课堂教学打破常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转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对全面落实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思考如何通过设计网络远程视频课堂教学的交互和实施,使网络远程视频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物理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教育手段,以灵活的、主体化的方式,把信息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示给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第七条学习建议中明确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各种音像资源。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科学课程标准》里提到的现代教育技术,就包括我们现在常用的视频展台。视频展台又称实物展示台,它是多媒体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设备之一,视频  相似文献   

8.
交互智能平板作为一个新型多媒体互动教学终端,集合电子白板、短焦投影、音响、电脑、视频展台、中控等多媒体设备功能于一体,充分满足现代教学应用需求.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巧用交互智能平板,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强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之效,为孩子创设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9.
胡慧赟 《学周刊C版》2022,(21):124-12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原则,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视频资源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视频资源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针对视频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授课方法中使用学习课堂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触发了老师把学习课堂视频应用在课堂授课的可能性挖掘。学习课堂视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提高数字时代所需要的信息化思维能力。基于缺乏规范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制作技术,阐述学习课堂视频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了制作学习课堂视频必备的软件技术,及提高设计与制作学习课堂视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转教学是目前美国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依靠现代技术,反转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内容、方式和目的,教师讲授内容制成视频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行观看学习,课堂是学生应用、解决问题的场所。反转课堂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是实现个别化教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机器人技术》课程中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通过教学视频和网络资源学习掌握知识并扩展知识,课中讨论和分享知识,答疑解惑,课后检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其中作为媒体素材类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视频资源建设势在必行。视频资源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视频提供的语境,在学习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撑这种感性经验,并且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传统手段难以替代的特点;视频资源具有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独特的功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本文从教学视频资源的特点出发,以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为例,通过实验法研究及证实视频资源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确保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信 息化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 极大的优越性,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笔者把课堂教学中 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入教学微课视频中将教学视频上传至网 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有助于学生 自主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数学课堂教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谢温玲 《广东教育》2007,(12):61-62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数学课堂要着眼于学生当前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着眼学生长期的学习与发展,把数学作为一种观察、思考的思想方法交给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我采用了"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动笔书写,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翻转课堂"是新教育技术、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前为课堂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学生根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相关练习,然后在课堂中展开小组学习。一、运用微视频"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课堂产生的影响(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知识与学生中间,是知识的传递者。如果能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的模式中,我们利用微视频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一场革命,已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一体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系统集成手段,它把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以及三维动画技术统一地集成到计算机平台上,这种具有文字、语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可视听信息的人机界面,更加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习惯,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可以预料,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能使学生在学习时如同身临其境。在这种新颖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必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突破口,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蔡晖  夏琳 《教育艺术》2021,(3):21-2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其内容短小、信息量大、传播形式丰富立体、趣味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教学中引入短视频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中对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参与性强,热情度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20.
"慕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与实体课堂相比,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地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