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无论是海峡东岸的台湾还是西岸的福建,都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人口的变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确立的宏观大背景下,比较海峡东西两岸台湾和福建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福建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结合人口的产业区域分布特点,制定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2.
日据时期是台湾历史上一段最屈辱的历史,从1895年到1945年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中,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社会习俗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观念的变更。虽然学术界对社会习俗以及日据时期台湾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日据时期台湾社会习俗的演变这一重大课题,还没有更多的涉及。鉴于此,本文对其作一系统的考察,以期将日据时期台湾社会习俗的演变过程理出一个线索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台湾零售业在受到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竞争等外在环境迅速变迁的冲击下,零售业的发展风起云涌、日新月异。不同形式的零售组织相继出现,零售的营销方法不断更新;传统的小型商店已无法立足、纷纷倒闭,影响所及,供应这些小商品的批发商倒闭势头与日俱增。台湾零售业进入了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 一、台湾零售业变革的原因 台湾近二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社会迈入高消费时期。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求精致的产品与服务,而且对购物场所的便利性及舒适程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那些充满潮湿、紊乱、阴暗、嘈杂、拥挤的传统卖场已逐渐受到消费者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移民上,人们一直着重研究北方人口向南方的转移,这主要是在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三国时期的吴国与隋朝都曾派遣大军经营台湾,其目的不是为了开发台湾,而是为了掳掠当地人口,以补充大陆人口的不足,这造成了台湾对大陆的移民。从移民史的角度考察,这说明了大陆与台湾的血缘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相似文献   

5.
日据时期台湾的少数民族教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据时期,台湾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番人,其人口少,但有着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曾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日据当局为了实施有效统治,进而掠夺山地所蕴藏的丰富的资源,十分注重对少数民族区域的治理,即所谓理番。施行教育是其理番政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一种重要书写策略和修辞方式。通过以赖和、杨逵、吴浊流三位台湾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命名、文本情节、小说人物和事物等角度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隐喻形式,并对这一修辞行为的历史语境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土地开发中,解决劳动力问题是其首要前提。清政府对台湾劳动力的配置,大致以同光时期的“开山抚番”运动为界线,在两个地区、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清前、中期以大陆移民填充台湾西部平原,一是清后期将台湾西部海岸的多余人口分配到以台东地区为代表的广大米开发地带。然而清政府在各种固素的干扰下,对这项_T-作时而表现出积极主动,时而表现出消极保守;而且由于当时清政府对台湾土地政策与人口政策的调节并不平衡,导致乾隆以后台湾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问题逐渐尖锐化。根据清代台湾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配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康(熙)雍(正)时期、乾隆至同治时期、同(治)光(绪)时期。本文分别论述了这三个时期台湾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语言的转换” 多种形态的“语言转换”,是发生于台湾日据时期的特殊现象,贯穿于日据时期台湾学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是洛阳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变化,引起了洛阳人口的增减,隋初至大业五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隋末唐初人口的大幅减少,唐前期人口的恢复与增长,安史之乱后人口的急速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高峰和两个低谷,呈现出一个类似"M"形的变化态势。隋唐时期洛阳人口的变迁,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日据时期台湾蕃通养成的探讨,认为蕃通的设置与职能的发挥,是日本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人士估计,现在台湾的黑社会成员可能已有数万之众。以目前台湾2300万人口计算,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之大,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12.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和大陆的炎黄子孙是同宗同祖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浓浓的乡愁是剪不断的,台湾各个时期的作品针对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台湾同胞渴盼祖国统一和渴望回归故园的殷切之情.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文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台湾苗栗县客家籍仕绅在台湾日据时期(1895-1945)成立"天香吟社"诗社来"文化抗日",观察该社内核心成员儒学家风背景,以及日据时期日本政界言论尺度演变对当时台湾"天香吟社"核心成员的影响,探讨当时台湾客家儒士艰辛传承儒风不忘故国之精神。要之,我国传统儒家社会文化传承,不可能因外国突然殖民当地而造成当地儒风突然中断,仍会有"道统型儒士"藉由一些方式来抵御外国殖民势力、思怀故国。  相似文献   

15.
日据时期,台湾女子初等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教育, 介入的人数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庞 杂。日据当局经常标榜女子初等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并 将此视为其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一项德政。战后,日本 和台湾的一些研究者也不合时宜地对这一时期的女子初等 教育给予了某种程度的肯定和赞赏。日据时期的女子初等 教育果真如他们所言具有先进性吗?这种教育形式所产生 的结果真的有利于广大台湾民众吗?事实并非如此。笔者 试图通过对入学率的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的性质、训 育活动的特点等问题的探讨,揭示日据当局以这些层面为 突破口,达到同化台湾民众的目的,从而确认这一时期台湾 女子初等教育具有深刻的殖民教育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基督教在台湾传播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发展态势作了扼要的论述。其中,荷据时期基督教在台湾的传播是中国基督教史上的第一页,开创了在华办学传教的先河。鸦片战争后英国和加拿大传教士以手术刀开创了基督教在台湾传播的新纪元,是基督教在台湾基本绝迹200年后的复兴。这一时期基督教“三自运动”开始展开,教案时有发生。日据时期,基督教在台传播转入低潮。在以上三个时期,可以发现,传教士传教手段虽时有变化,但均以武力为后质。现实利益是华人入教的基本考虑,反对外来侵略仍是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基督教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却卷入了错综复杂的政教纷争。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的现代化发展路途曲折,自三十年战争时期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一国家的形成,德国经历重重困难,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颇具特点。文章从三个阶段分析德国国内的人口变迁。在三十年战争时期,德国的人口由于战乱出现较大下降。工业化起步到统一前,经济的起飞促进人口数量上升,统一后至一战前,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国家现代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德国国内的人口流动在这三个阶段各具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20.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中的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其中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断的反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