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儿童中心论”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代表了杜威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反对旧教育、实施新教育的总体设计。1897年,在杜威的第一部教育论著《我的教育信条》中集中阐述了儿童中心论,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一理论几度潮起潮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又一个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刻,这一理论再度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说到“儿童中心主义”(又称为“儿童中心论”),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片面的、错误的。如果说谁持“儿童中心主义”的立场或观念,这便等于是“贬”谁。我以为这是研究、传播和树立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最大障碍之一。于是,尽管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觉得依然有必要为“儿童中心主义”说几句话。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是什么?1.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  相似文献   

3.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4.
5.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功利性和片面性的弊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本文从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目的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儿童中心论"的不足之处,提出教育既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也要充分重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黎雯 《科学教育》2009,(4):92-93
杜威“儿童中心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儿童成为了整个教育的中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自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儿童中心”与个性化教育的取向是一致的,活动式课程与情境式教学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为批判传统旧教育而提出的思想,属于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五四"运动时,其思想进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文学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儿童中心论"就是要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教科书等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运转.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界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形成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其二是推动了现代儿童小说的原创进程.特别是"启蒙教育"主题儿童小说初露峥嵘,成为中国儿童小说在现代生成的第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育中,儿童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该理论是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教育观。杜威认为,教育应重视儿童期,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兴趣。杜威的儿童观对我国当前应试大环境下的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的课程领域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自幼儿园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教师、幼儿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我们幼儿园在实施课程改革中重视各领域内容的整合、强调环境与主题的密切结合、注重生活中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教育效益,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组织学习,优化理念《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崭新的观念、新颖的做法。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我国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幼儿园新师资的培养、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幼儿师范院校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深入的改革,以推动我国新世纪的幼儿教育不断实现新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一个不断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帮助儿童树立健康良好的心理机制,不仅是儿童家长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尽的职责。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着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期的行为与思想。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教育对儿童今后的成长起着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相似文献   

14.
15.
高等学校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目标,其直接指向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显然这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第一要义.随着我国高校就业体制机制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的加深,高校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其中心工作来抓,显然也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和题中应有之义.文章着重从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高校"就业中心论"的现实必然性,从而积极探索"以就业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1902年在《儿童与课程》中首次提出"教材心理化",旨在解决好"逻辑的"(系统知识)与"心理的"(儿童已有的经验)二者之间的矛盾."教材心理化"主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本文拟从"教材心理化"主张切入,阐述"教材心理化"的原则要求,并结合当前中职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能为当前中职英语教材改革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杜威来华讲学已逾90周年,与其有关的两个重要教育命题仍需要被理清与确认."教育无目的"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上放弃或取消教育目的.杜威以"反弹琵琶"的方式求索教育目的:民主主义是其理想社会;教育是民主主义首要而审慎的工具.就杜成本意而言,"儿童中心"仅就教育过程与方法(手段)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手段上的"儿童中心"是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目的上的"社会中心"的.  相似文献   

18.
借鉴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出一条符合《规程》精神,而又符合本园实际的教育课程发展的路子,已成为我园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教育改革问题。为此,必须使教师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问题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以求在新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教改的探索。 一、了解课程要素,研究课程结构 任何课程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的。一个课程模型的产生,往往是由几个因素促成:  相似文献   

19.
借鉴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探讨出一条符合《规程》精神,而又符合本园实际的教育课程发展的路子,已成为我园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教育改革问题。为此,必须使教师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问题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以求在新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教改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起点。他说:“比如建筑高楼大厦,不先由基础上去建筑稳固,则上面虽有雕梁画栋,总经不起风雨飘摇。”又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坚持下去,自然会成为国家的人才,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纠正起来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自害害人不止”,对国对民贻误不浅。因此他认定“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主张普及幼儿教育;同时针对当时幼稚园犯的三个大病(浪费病、贵族病、外国病),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建设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的幼稚园,在实践中改革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