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离基层最近,才能离新闻最近,接通了地气,也才能接通灵气,记者笔下才能不断涌出鲜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陈锡健 《新闻窗》2014,(4):112-112
基层是新闻的活水,离基层最近,才能离新闻最近,接通了地气,才能接通新闻采写的灵感。记者只有到一线去,到现场去,才能抓住新闻“活鱼”。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从2011年以来,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范围深入进行,在坚实的土地上接通新闻事业的"地气",发出了一篇篇生动活泼、扣人心弦的新闻佳作,将基层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播给广大的读者。基层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在这一活动中更是发挥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沾满泥土芳香"的采访方式,丰富"走转改"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许昌晨报》推出了一篇篇"带着露珠"的新闻报道,挖掘出一个个平而不凡的先进典型,培养了编辑记者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了新闻队伍的综合素养。"双脚只有接‘地气’,文章才会有‘底气’。"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类报纸,《许昌晨报》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相似文献   

5.
郭晓 《新闻传播》2012,(2):47+49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基层记者在这次活动中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直以来,身处市县级的编辑记者比较能真实地接触到"地气",他们的稿件来源多是一线或第一时间的采访,但是基层记者在两腿走基层的同时还要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接  相似文献   

6.
自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的大批记者走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虽然不能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派出多路记者,率先推出了"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并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栏目中集中播出。笔者以央视新闻频道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即:报道的常态化,采访、播发的规模化和表现手段的纪录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郴州市新闻媒体也在积极组织开展这一活动。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新闻工作者接"地气"、提素质、强能力的一次极好机遇。当下正值网络信息时代,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利用网上海量信息优势,拼凑演绎新闻。也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在空幻的概念、苍白的理论中进行逻辑推演。  相似文献   

9.
走基层接"地气",稿子才能添"灵气";跑基层不能跑一次、跑一阵子,而需要跑一辈子。"走转改"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各地新闻媒体包括一些网络媒体积极行动,走基层,  相似文献   

10.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启动以来,新闻工作者脚下接地气,心中有底气,笔下添灵气,报道显生气,一时间"走转改"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走基层",单纯下去不是目的,而是要从基层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时,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1.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12.
基层有新闻,最精彩的新闻来源于基层。曾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问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穆青告诉他,成才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记者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穆青认为,做记者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旦脱离了,记者的职业生命也就完结了。联系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加强和基层群众的联系,积极到新闻一线去、到基层去,释放自己的正能量。一、带着责任走基层走基层是一个"苦旅",或者说是一个"苦差"。因此,有的记者不喜欢走基层,认为到基层采访又苦又累,有可能走了基层之后依然是没有成效、两手空空,还不如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日渐激烈,逐渐走入白热化阶段。基层新闻单位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当今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的现状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的地方基层新闻工作经历,分析了"善于以小见大"、"善于抢抓现场"、"善于反映民声"三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如何做好地方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新闻是社会新闻的延伸,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一年多来,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开展的"城市第一线"栏目用事实证明,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语言来自基层,社区新闻是个"富矿",社区新闻是一片亟待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15.
李关东 《青年记者》2012,(14):41-42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六字诀"养生法,提倡"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走基层"正是要求新闻作品"接地气",基层生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题材,反映活生生的基层人物、基层风貌自然成了"走基层"报道的要义.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线采访的记者,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也一定要念好自己的"六字诀",即"勤、快、鲜、活、真、实".  相似文献   

16.
下基层,走农村。蹲点"一线","民生、民情"体验等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频出现。对于长期从事新闻播音的播音员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怎样才能做到用"鲜活"的、接"地气"的语言进行新闻报道?借此机会,笔者结合近一段时间的"走、转、改"体验,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新闻播音员如何践行"走、转、改"?一、参与"走"让新闻播音员腿沾泥土感受天地之阔挑战就意味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播音风格中不适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宣传报道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关注基层,聚焦一线,接地气,强底气,聚人气,深入挖掘基层一线丰富鲜活的素材,采写出新闻精品,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本文就如何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新闻采写进行了论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自8月份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深入基层,写出了一篇篇传播群众心声,反映火热生活的优秀稿件。各新闻单位的一把手也带头下基层,成为走转改活动中的领军人物,走转改活动在新闻界刮起一股清新之风,记者回归到了记者二字的本义,接了地气,有了底气。从本期起,本刊特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陆续刊发新闻单位与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的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肖岚岚 《东南传播》2012,(6):167-168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处在最底层的基层新闻单位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是每个基层记者都要思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新闻工作经历,从办好县级台新闻栏目入手,思考"善于以小见大"、"善于抢抓现场"、"善于反映民声"三个方面问题,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新闻工作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采访第一线的记者,深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专项教育活动,不仅对全国新闻战线和媒体从业人员很有必要,而且是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近来,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全国新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