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凤宜 《考试周刊》2014,(65):174-175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地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问题为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赵欣 《文教资料》2011,(17):57-58
文章认为,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写作需要在身边小事中寻找灵感;在仿写中提升学生的写作灵感,有意识地仿照范文谋篇、造句、技巧等特点写作;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作文不致一味沉溺于个人得失的小天地里,让学生的作文大气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他认为天才对科学发明来说,是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爱迪生承认努力,但他归根结底,更重视灵感。可是,在我们以前的宣传中,后半句话是被删去了的。作文教学历来是讳言灵感的,而写作恰恰最需要、最难得的是灵感。因为写作应该是最富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1,(17):17-19
本期名家面对面,我们依然有请上海大学原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邓牛顿教授,来回答湖南江永县第三中学同学们的提问。让我们用掌声欢迎邓牛顿老师和江永三中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生活。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的支持而停滞。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合适的环境接触英语。想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接触英语,掌握英语,最终热爱英语,就必须将英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一、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小学英语教材本身的生活性很强,紧扣生活实际,如问时间,谈爱好,定周末计划,购买食品等。但教材只提供了一个契机,需要教师进一步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环节,使其更容易为学生所熟悉和接受。如果仅仅做表面文章,一味依赖于教材,不做深入的钻研,那么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上只学到皮毛而已。  相似文献   

8.
现实中多数学生一提到作文便犯愁,不是难以下笔,就是苦于没有什么题材、内容来充实他们的作文。这样对开发作文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生活本是五色草、七色花,只要真正去感受,就能发现到处都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者,乃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自由释放出个性,本人认为: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等活动,使学生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更应重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一、案例这是四年级“两积求和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片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而又归于生活。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思品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儿童现实的生活中逐步发展道德水平。"为此,笔者认为,品德课的精彩应该源于生活。一、立足生活,将生活引进课堂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生活需要和特点,不从这种需要和特点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也存在于学生身边。在学习中,学生要树立科学意识,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常听有的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写。”还有的学生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虽然交上了作文,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应从生活中多汲取素材,让习作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84):44-45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素材,说实话,诉真情,让作文绽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投入,并学有所得。结合平时的实践经验,我有以下体会:一、数学与生活相联,息息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取材要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我的拙作《农村小学英语"走教制"能走多远》发表于《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7年第1期,之后,该文被《中国教育报》《现代教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教材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内容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引出现实生活的“话题”或“范例”,充分体现了其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性,旨在营造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19.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