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黄牛”     
你去过乡间的田野吗,你观察过奇妙的昆虫世界吗,你注意过大白鹅吃饭的过程吗?看看下面三位小朋友的奇妙经历吧,他们的所见所思描写得格外细致。  相似文献   

2.
正描写是对人物、环境所进行的具体而生动的描摹、刻画。描写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对象分,可以分为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有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之分);按角度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按手法分,可以分为细描、白描等;按文体分,有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文中的描写等等。描写的要求是具体真切、突出特征、传达情感、渲染氛围,并间接地为主题服务。描写,在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中,是图画或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两类形象始终受到密切的关注:农民和知识分子。如果说,鲁迅从思想革命的历史使命出发,对农民的描写是侧重于反映他们思想上的落后性,狭隘性,封建性,以求达到救治国民灵魂的目的,那么,在对进步知识分子的描写中,则把他们当作反封建思想革命的积极力量,充满同情地表现他们觉醒后的痛苦,追求后的失望,以求探讨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在《呐喊》《彷徨》中,除了《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这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其他进步知识分子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思想过程:在时代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有时虽然主题明确,题材也很有意义,但写得干巴巴,毫无生气,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会对事物、人物作具体、形象地描写的本领。为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上采用了“抛砖引玉”法,收到一定的效果。“抛砖引玉”,不是指一般常用的谦词。这里的“砖”是指挑出的一篇内容比较空洞,缺少细节描写的作文。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启发他们去发  相似文献   

5.
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6.
【实录展播】师:我们曾沿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过旖旎的春光,我们也曾踏着老舍的脚步走进过济南的冬天,夏天在杨万里的眼中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在杜牧的笔下则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了精美的篇章。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揣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教师板书:描写景物)请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请一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屏幕显示)1.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以及描写的作用。2.掌握描写的方…  相似文献   

7.
石伟红 《辅导员》2013,(4):53-53
<正>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沙龙》2011,(2):36-37
1927年7月,朱自清发表了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其中有一段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写人”文章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要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描写手法的掌握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要把人物写活,写好写人的记叙文,应做到以下“三注意”。   注意写熟悉的人,认真回忆事例。小学生写人一定要写熟悉的人,如家里的亲人、教师、同学、邻居、朋友等等,因为平时与他们接触多,对他们比较了解,写起来自然比较顺手。回忆事例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及人物的尺度。从时间上,可以从懂事开始到现在,可以从春季到冬季,从现实遇到的或书上看到的;从空间上,可以从学校、路上、旅游途中、…  相似文献   

10.
突破“描写难关”张伯华,王彩慧什么叫描写?《辞海·文学分册》第10页作如下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在中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一书是瞿同祖先生在燕京大学就读时的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本文试从分析封建社会一词的含义着手,阐述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伦理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反思了现代法律的伦理背离倾向,认为现代法律应当有其伦理基础,最后得出法律应当与伦理契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谈《水浒传》的题材与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封建社会忠奸斗争的主题。原因是《水浒传》没有写出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最本质的特征-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作者是市井中人,不熟悉农村,农民生活;水浒故事在长期流传中被市民化了,书中的主要人物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梁山起义队伍的军事活动不具备农民革命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站在时代的峰峦之巅,以其犀利的目光俯视人生百态,洞察世间痼陋,面对几千年封建文化铸就的沉滞历史,毅然掮起思想启蒙的重任,对旧文化所作的透辟的剖析中显露出深刻的批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把揭露的矛头指向一个足以消蚀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封建文化系统这个黯然灰冥的黑洞。孔乙己是由腐烂发霉的封建科举文化制造出来的可悲的殉葬者,丁举人则是这种文化的自觉的维护者,在社会关系中构成了对立的两级,但作为封建贵族文化的追求者,却在相同的精神内部的关系上,用各自的行为方式作出了不同角度的否定,从这一点来说二者又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一书将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命名为"贾府",其实大有深意。贾府上下各色人等,说话办事中处处渗透着一个"假"字,简直到了无假不成书的地步。分析他们的作假艺术,揭示其作假意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贾府中人的生存状态,进而了解封建大家族内部畸形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梅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与崩溃,更表现出她对女性命运与生存的深切关注,有着较为鲜明的女性意识。同时,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浸润、日本留学的经历让她的作品在审美风格、情节结构与意象设置上都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授长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伦理道德、义利观、入世情怀与积极的参与意识、注重践履的内在机制等,就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人,从而也决定了文人在进行创作时所采用的创作模式。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小说家的影响,分析小说家在进行创作时的心态和动机,从而使我们更加精准地研究他们的作品,发掘出它们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烟传》是唐末文学家皇甫枚的一篇传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特定环境中具有典型性的“个别“的步飞烟的形象,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妇女们的婚姻悲剧,表现了步飞烟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全面深刻展示了封建社会种种浇薄人情世态,挟击了污浊的世风,批判了丑恶的人性。  相似文献   

19.
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中央王朝。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相比较,满洲贵族中的政治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其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方面,更加具有政治远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并对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二月河是一位深受传统化影响的作家,在对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上,他向前倾斜。其“帝王系列”中,从多个侧面表现了他对中国几千年传统化的认知。在对康雍乾130多年历史的认识上,二月河扬弃了“民族正统论”的历史观,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绘和刻画;而在封建官场人与人的表现上,作则以批判的态度,从封建传统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和险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对封建社会人际关系间的勾心斗角行为的揭露,也表现出了作与传统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