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人的安全需要进行经验描述和理论建构,认为人的安全需要可以分为确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三个层面。在不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不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为不确定感和确定感。在安全状态下,人的安全需要是对确定因素的寻求,表现出确定感和控制感。并指出人的安全需要的满足需在三个层面上依次得到满足,才能使个体获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中所定义的人性即人的需要 ,自然的需要是本能 ,社会的需要也有似本能性质。需要的基本原则是无限膨胀 ,因而人的追求便永无止境。但人生又很短暂 ,现代社会引发人的需要的诱因太多 ,因而有些人在各种动机的驱动下 ,过早地透支自己的体力智力 ,异化了人生的本来意义 ,所以应当确立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需要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重新解读,是因为基础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学I习与发展奠基,那么,评价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便需要在人的终身发展这一参照系下渐次展开。建立l这样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我们从基础观、质量观和效益观上加以更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利益问题凸显。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利益问题,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人的本质、需要和利益再一次走进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主体性意识越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就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本文以需要理论为指导,试图阐明需要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是目的是教育人学的根本法则,但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教育中只有抽象的教育对象而没有具体的人。教育现象学让我们看到了人,看到了具体的人。具体人是生活在鲜活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具体情境下具有独特体验的人。智慧人是教育现象学塑造具体的人的终极追求,智慧人的生成需要机智的教师引导,需要境遇性地成长,需要规范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丛飞 《华章》2014,(2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立场和行为问题,而需要是人心理和行为的动力与源泉。因此,要做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学生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阐述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在需要的驱使下完成的,人的这些需要的总合就构成了人的生命力量,而生命力量是通过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移情和模仿。  相似文献   

9.
考察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的关系状况是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觉。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首先在于人的劳动。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理应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与融合,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却存在着实质性差别,社会主义是二者走向完美统一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崭新的企业体制,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人的劳动能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对现代企业制度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方法、机制实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远程教育·需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远程教育最终还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所以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人的全面人格的养成。学生的需要是衔接远程教育与人的基点。只有考虑了全部学生的全部需要 ,提升远程教育的办学理念 ,才能将远程教育办得更好。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 ,分析了远程教育学生的需要满足现状 ,并且提出了一些远程教育情境下满足学生需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第一、二层是生理、安全的需要,是针对人的物质生存而言的;在此基础上,第三层为归属、爱的需要,即人际交往和交流感情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即追求社会肯定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层层的需要就是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原因,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能激发兴趣、产生动机。而这些需要具体到小学生身上,就分为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四部分。从学生这多重的需要中不难看出.学生需要学的不只是知识技能,还包括活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人看成了被动式的动物,没有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已经不能够满足了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对人的潜力进行深入的挖掘,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人是有心灵、能反思的动物,精神上的诉求是人之为人的核心要素。人固然需求物质生活,但人本质上需要的乃是精神的安慰。然而,在外物的驱使下,人日益陷入了各种欲求组成的场域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自我,无疑此乃“生活”的一种颠倒。回归人之自我,需要关照内心的精神世界,需要“思”。“思”也许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却是我们感悟人生、获取意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基本需要的损害。实验1选取208名8~11岁儿童,采用网络掷球范式考察不同排斥程度对儿童基本需要的影响。实验2选取98名9~10岁儿童,在实验任务中加入熟悉人/陌生人的排斥者身份变量考察不同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基本需要的影响。结果显示,完全排斥条件下儿童四个基本需要的损害程度最大,且在熟悉人的条件下遭受完全排斥的儿童四个基本需要的损害程度更大。可得出结论,社会排斥程度、排斥者身份对儿童基本需要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腐败从本质上看是需要的一种异化。资产阶级思想家将人片面地理解为"经济人",以此为假设前提进行的制度设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主劳动才是人类本原和终极的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才能真正消除腐败现象。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人们的需要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具备防止和反对腐败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8.
动机是驱使人采取行动满足需要的一种动力。当人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需要时,就会伴随出现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愿望会变得强烈起来促使人采取行动以满足其需要。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动机的驱使下才能产生。学习动机对于高中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成才与否。因此探索高中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结合高中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 知识驱动法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需要所决定的。由于社会现实的影响,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浅议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人的主体性意识空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求实创新,决不能忽视人的需要。以需要为切入点,以需要的心理学和哲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人的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说明需要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的根源是人的需要.在学习上表现为对知识的需要,对丈化艺术的需要(求知欲)这种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潜在状态,可是一个人在社会或教育的影响下,这种需要就被激起而形成十分活跃的内在因素--兴趣、爱好.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开拓眼界,用心钻研,乐于努力,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