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建造作为新一代融合信息技术和工程建设技术的新型工程建造模式,是未来保障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手段。培养适合未来智能建造发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对于我国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国家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智能建造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建设智能建造专业知识逻辑体系、对课程综合化设计及交融性研究、实施智能建造专业通专融合课程项目化应用、构建智能建造专业通专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及教材知识结构体系四个具体措施,期望为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智能建造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光谱地带位置点,即是呈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显著差异的关键。为探索新型职业环境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通专融合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和全程导师制,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依托项目、学分奖励进一步推进校企间深度的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高校悄然兴起的“通专融合”改革,主要是为解决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中“专强通弱”乃至“通专对立”的尖锐矛盾,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三大缺失:宏观政策缺失、理论研究缺失、系统策略缺失。通专融合的实质是追求“相通”而不是“相同”,是通专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适切的张力平衡状态,并可能存在多种融合模式:根据融合方式分为小融合、中融合和大融合;根据融合程度分为融入、融汇、融通;根据参与要素分为片断性融合与系统性融合。实现通专融合,必须采取相关策略对人才培养各要素、各环节进行系统性变革:以立德树人理念引领通专目标一致,以“超学科”范式建构通专融合课程,以“后方法”理论变革通专融合方法,以“第五代评价”建设推动通专融合评价创新。  相似文献   

4.
日本通识教育历经了三个阶段:早期是形塑精英人格的教养教育,二战后导入美国理念而改制成为培养公民的一般教育,20世纪末至今,复归培养创新人才综合胜任力的新教养教育。伴随通识教育的内涵演变,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发生两次转向,从通专分轨到通专并行,再到通专融合。转向的动因是社会结构性变动导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高等教育人才定位调整。日本通识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通专融合的实质是改造传统通识,构建专业教育所需的通识,以“作为专业基础的通识、提升跨界智慧的分段通识、全面整合专业教育的通识”三种类型推动通专融合。但指涉人格与精神的教养遗产,是通识教育保留的独立域。  相似文献   

5.
6.
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教育理念下,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专融合课程体系与教学思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度融合更有利于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基于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确立了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初步探索了实施步骤,为进一步实现通专融合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猜 《大学教育》2022,(11):166-168
通专融合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培养路径的必然选择,而课程论文写作是通专融合耦合点之一。文章依据课程论文写作教育中体现的普适性、综合性、高阶性、规范性、双向性,分析了其在实现通专融合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提高学生德行、认知、能力和思维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通专融合”为理念,以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机制为驱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力图建立一套完整、可持续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推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目前通专融合的背景和要求,分析了当前通专融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中进行通专融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的通识教育目标;以学生的收获与成长为出发点,构建了“4P”探究式通专融合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问题和主要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开展“课前导学―课中互学―课后延学―课外实践”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同时制订能力考核量表进行考核,方便师生清楚目标达成情况和进一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专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专融合与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的精神与机制契合,即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基本任务的统一性、内在机制的相通性.高校要以德育为灵魂、以师德建设和教学方式转变为关键、以教育评价改革为保障,探索以通专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复合、面向工程、突出特色的教学思想,对本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不但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还积极在教育教学方面寻找突破口,以求用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培养大批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环境与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作为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型学科,它的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的局面。本文从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入手,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及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基础上,从务实基础,综合培养;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市场为导向等多方面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结合了通识教育的广度与专业教育的深度,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国家工程类人才的发展需求,对“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进行改革探索,从“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新工科人才培育需求、“以学生自我成长为中心”的思维导向等方面,以学科及行业新兴技术为着眼点、国家发展需求与行业前沿科技为探索方向、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党的八大以后提出的"又红又专"模式,修正了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密切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实际的关系;红与专的辩证统一,使专业教育有了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的"通专融合"模式,超越了西方通识教育模式,淡化了通专界限,打破了通专壁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有了灵魂与方向."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表达",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共同体关系,当前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专融合”发展符合国家定位、社会需求和人的内在需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教育理念认识的偏离、课程设置分野、教学实施龃龉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树立正确的通专教育理念,构建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推动通专融合发展,进而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以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融合教育的时代背景为依据,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普特贯通、专通融合这一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应继续深入思考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的素养结构、处理好学科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关系、探索课程设置的“小学教育特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SE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院级公共课程和系级课程,上海交通大学MSE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研究两校MSE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对国内MSE专业乃至其他理工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突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历经十年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方案得到了修改与完善,其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保留各环境要素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与管理,同时增加特色工程技术类课程,体现了该学科与优势学科水利工程的融合,有效地突出学校的水电办学特色;此外,课程体系还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试图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拓宽未来的就业领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