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亲爱的小朋友,你一定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吧?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密切联系着,和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不等于零),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我们在教学中只要从实例引入,学生一般是不难理解的。对于分数除法的法则,学生不难掌握,却难以理解。教学分数除法的法则,关键在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本文拟就此谈一点教学意见。我们认为只要对例题从实际意义上作形象分析,并且用除法的基本性质相印证,学生也是能够理解的。例1,李师傅3/4小时做6个零件,1小时做几个零件?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要点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  相似文献   

4.
分数除法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的计算;并能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打下基础。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不同的是分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法则。为了便于学生逐步理解,教学分数除法时,一般先让学生学分数除以整  相似文献   

5.
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实际运用中,又分成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类型。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这种意义属除法意义中等分除法类型。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种意义属于包含除法的类型。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除法、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的意义是分数意义和百分数意义的启蒙阶段。所以教学除法意义时,既要强调等分除法的意义,也应重视包含除法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听了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试点班五年级刘祥发老师的一堂算术课。现将这堂课的教学情况介绍于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上课后,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30公里×5=?这个式子,叫学生根据式子自编应用题。学生编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0公里,5小时行多少公里?接着老师又写了150公里÷5=?这个式子,学生编出:一辆汽车5小时行150公里,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公里?至此,老师问学生,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原来,老师叫学生编这两道应用题,目的在于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从而导入分数除法的意义。)学生观察了这两道题目的关系,很快说出: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这时,老师在黑板上把以上两个式子用箭头表明150是两个团数的积,5是一个因数,30是另一个因数。  相似文献   

7.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由于在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即一个因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也就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等分除法;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包含除法。低年级学生同时学习这两种除法,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教科书分两处进  相似文献   

8.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经过几年的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中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进分数乘法的意义;把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统一起来,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用方程来解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注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算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接受起来  相似文献   

9.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因此,它与乘法互为逆运算.如12被3除,就是要找用3去乘能得12的那个数.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页例1是用等分除法建立除法的初步概念,那么第25页例5的包含除法是不是除法的另一种定义?两种除法的区别何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 简答: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反映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不同,从而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乘数,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数,这就是等分除法;另一种是求乘数,将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就是包含除法,这个区别只是除法的两种实际运用,而不是除法的另外两种定义。(其实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无多大区别,有人主张小学不再用这两个名称,则两种除法也即统一,这也说明它们不是除法的定义,而是运用的类型) 由于包含除法比等分除法难理解,可这样教学:①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让学生实际摆一摆,分一分,从具体感知中抽象出概念;②与等分除法对比,区分异同,分析判断,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更新观念、探索研究,使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在“分数除法”教学中一改现行教材中从分数除以整数开始,再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顺序,采用先安排1个课时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然后在第二课时里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分数除法法则”的教学:第一步,出示算式59×34=?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根据乘法计算法则说说计算的方法。这样的安排可以引发学…  相似文献   

12.
[知识导序 ]运算定理、性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 同级运算两级运算有括号的[知识导练 ](一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运算意义各部分名称 关系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数 +加数 =和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被减数 -减数 =差乘法一个数 (整、小、分数 )乘以整数 ,是求几个数。因数×因数 =积除法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一个因素 ,求另一个因素的运算。被除数÷除数 =商互为逆运算一个加数 =…  相似文献   

13.
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如:每袋味精的重量是250克,3袋味精共重多少克?如果3袋味精共重750克,平均每袋味精重多少克?每袋味精重250克,750克味精有多少  相似文献   

14.
分数除法是五年制课本第九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并能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首先通过三个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一个乘法式子、两个除法式子,通过找出三个算式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分数除法的意义,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乘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教材接着分别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教材先通过直观的线段图,后进行推理说明,得出法则。这一法则的推导,学生有  相似文献   

15.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教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经过几年的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中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进分数乘法的意义;把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统一起来,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用方程来解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注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算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同时,也提出教材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有些编写意图教材中还体现得不够充分,有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前后照应不够,需要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16.
零与除法     
零和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概念非常重要,而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和掌握。教师必须根据零和乘法、除法的意义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帮助同学分析和推理。零与被除数。在乘法里已知0乘以任何数都得0,如0×4=0。这个乘法算式中:积是0,两个因数分别是0和4。如果反过来要求0这个因数呢?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而积是被除数,就得到0÷4=0。通过此例可以说明:零是可以做被除数的,零除以一个任何不等于0的数结果都得0。  相似文献   

17.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经过几年的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中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进分数乘法的意义;把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统一起来,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用方程来解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注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算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同时,也提出教材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有些编写意图教材中还体现得不够充分,有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前后照应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另外,由于第八册有一部分内容移到了本册,教学内容需要作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8.
分数除法一、填空题。1.根据152×2=56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和()。2.83÷2的意义是()。3.两个因数的积是43,其中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4.把32吨煤平均分成4堆,每堆煤重()吨,每堆煤是32吨的(())。5.一个数的2倍是1154,这个数是(),()的6倍是1252,10的(())是95。二、判断题。1.74÷6与18÷5的意义相同。()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3.74÷3=74÷31=157()4.98÷2=8÷92=94()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21#h。()三、列式计算。1.一个数扩大12倍是54,这个数是多少?2.把125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3.什么数乘6等于32?四、…  相似文献   

19.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试用本经过几年的试用,大多数教师认为:教材中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进分数乘法的意义;把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统一起来,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用方程来解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注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算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同时,也提出教材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有些编写意图,教材中还体现得不够充分,有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前后照应不够,需要进一步改进.另外,由于第八册有一部分内容移到了本册,教学内容需要作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数学中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四种。目前,我们对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定义基本上是这样的: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从这些运算定义来看,加法是所有运算的源头。减法是依据加法来定义的,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也是依据加法来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