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害怕被同学笑话,一位学生尽管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还是要求举手发言。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有了很大  相似文献   

2.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日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管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以后要勇于回答问题.教师告诉他,如果不会,举左手;会,就举右手,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老师提问时,这名学生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再后来,他终于举起右手了.这位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深深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 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 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 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 ,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 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5.
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课后老师找他聊天,问他原因。“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老师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不会,你举右手。”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开始提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都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后来他终于举起了右手,该老师赶紧让他发言,结果他答对了。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同学自信地坐下了,脸上还露出难得的微笑。听罢,我们不禁为“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拍手叫好。“请把你…  相似文献   

7.
"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触这个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开始提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都勇敢地举起了左手,后来他终于举起了右手,该老师赶紧让他发言,结果他答对了。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同学自信地坐下了,脸上还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听罢,我们不禁为“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拍手叫好。“请把…  相似文献   

8.
尊重与自尊     
背景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河北安国市的一条教育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提问他却答不出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功,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到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相似文献   

9.
谈到创新能力,举个例子,当学生读了《罗密欧和朱丽叶》后,老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是你最喜欢的人物?有的学生会回答是罗密欧.老师就会接着提问:假如你是罗密欧的一个朋友,你会送他什么礼物?有的学生会回答,我会给他一部手机,这样也许就能避免悲剧.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在不断的提升和改进,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越来越凸现出来,这是一个进步。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所谓的人性关怀,值得我们反思。一次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个小男生举手发言时,一会儿右手,一会儿左手,两只手轮流着举,笔者觉得非常好奇,就悄悄地问他原因。那位小男生开始不肯说,后来又偷偷地告诉我,这是老师教的。如果会回答某个问题时,就举右手;如果不会回答就举左手。我问他为什么两只手不停地举,他调皮地笑了笑。举左手右手的故事,笔者在一些杂志和书籍当中看到过几则,许多专家、同仁对此进行了充…  相似文献   

11.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礼赞了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老师,他的细致和体贴,使一个“哑口无言,当众出丑”的学生考取了全班第一名,并最终考上了大学。对于“差生”的“我”,老师先是做了耐心的启发:“学习时不要不懂装懂,农村出身不是你的过错,那反而是一种资本,你不要自卑。”接着是满怀善意的诱导:“以后我提问时遇到你懂的题你举起左手,不懂的题你举起右手……我就知道该不该叫你回答。”此后,通过细心的统计,指出“这段时间你举左手的次数为25次,举右手的次数10次,再加把劲,争取把举右手的次数降到5次”,对“我”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我”感…  相似文献   

13.
且慢举左手     
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在不断提升和改进,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越来越凸现出来,这是一个进步。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所谓的人性关怀,值得我们去反思。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一个小男生举手发言时,一会儿右手,一会儿左手,两只手轮流着举。笔者觉得非常好奇,就悄悄地问他原因。那位小男生开始不肯说,后来在我的追问之下才偷偷地告诉我,这是老师教的:如果会回答某个问题时,就举右手;如果不会回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14.
正开篇短章:有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总爱举手回答问题,但当老师问他时他又答不上来。老师好奇地问他原由,他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于是老师私下里告诉他,以后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这个学生由此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上面的故事摘自《《人民日人报》时评《师者魅力是学子的心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人”。河北省安国市的一位老师,为了给自卑的“差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课堂上特地挑了一位高高举手的“差生”回答问题,可是该生站起来后却哭着说“不会”。不会为什么举手呢?课后这位老师了解到,原来因为别人都会,如果他不举手,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了解到这一原委后,老师没有讥笑他滥竽充数,更没有抱怨他“不会”还来凑什么热闹,反而感到这位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于是老师建议他,下次举手时如果真会就举左手,否则就举右手。老师看到他举左手时就尽量给他提问机会。就这样,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变得自信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老师把这个“秘诀”悄悄告诉了其他几位“差生”,很快,全班的“差生”集体上了一个台阶。教师要给学生人文关怀,要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主动性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在顺其自然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毛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总是要提问我们,让我们动脑筋回答。他说,动脑筋回答是说话,上课随便说话也是说话,你们看,究竟哪一种说话更有意义呢?我们根本动也不用动脑筋就回答他:“动脑筋回答更有意义!”不过,动脑筋回答不等于我们统统都回答得对,反过来我们的回答经常都是错的。你如果要问我都是什么样的错,我现在已经都忘记了,因为太多了,每天都有,你说我怎么记得住?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今天我们是怎么动脑筋回答的。而且今天我们不仅动脑筋回答毛老师的提问,还提问让毛老师也动脑筋回答,结果你知道怎么样?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四个“等一等”。 1.教师提问后“等一等”,再让学生回答。由于基础与智力的差异,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反应速度往往存在差别,如果提问后教师看见几个尖子举了手就点名回答,那么所提问题对全班其他学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心目中,其实是没有好孩子、坏孩子之分的。只能说有的孩子比较乖巧、听话,有的比较调皮,有时候甚至会令人感到头疼。如果我们把后面这一类的孩子称之为"坏孩子"的话,那么就请你听听我们班的几个"坏孩子"的故事吧。谢小龙,是我们班学习上的"尖子",可也是一个"捣蛋分子"。老师提问时,他的手总是举得最高,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举手的讲究     
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布朗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那不是很难堪吗?”老师想了一下,觉得有点道理,所以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答的同学举右手。”  相似文献   

20.
这种分析仪可以随身携带。如果谁上课做小动作,就会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如果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分析仪就会给予表扬;如果谁下课吵架, 就会提醒同学们要团结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