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威 《历史档案》2002,(3):90-96
在中国近代史中 ,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 ,同时也进行了谋求社会近代化的努力。本文对教育救国思潮与近代社会变迁问题谈些看法 ,以求指正。一184 0年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进入剧烈变革的时期。当时 ,极少数人士头脑比较清醒 ,思想比较敏锐 ,察觉到封建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提出了“经世致用”、“睁眼看世界”的主张 ,成为近代最早的启蒙者。林则徐、魏源、徐继是杰出的代表。19世纪 6 0年代初 ,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最激变的一百年中,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并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各种政治思想不断更替,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整个中国陵谷沧桑,社会变迁跌宕起伏。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产生并发展,完成了从近代报刊向现代报刊的过渡。本文选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时期对我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做一个梳理,旨在分析近代社会变迁语境下报纸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社会变革的推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职业化不断完善。近代中国图书馆职业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职业群体化、图书馆组织机构结构化、图书馆岗位体系化、图书馆员选任制度化和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等方面。图书馆职业化和近代社会变迁具有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变迁在开启图书馆职业化进程、推动图书馆员专业化教育、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和促进图书馆国际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图书馆职业化的深入系统发展,又通过社会教育、社团组织发展、女性的社会参与和“中国的图书馆学”构建等反作用于社会变迁,构成了相互交织并动态演进的互动关系。表1。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12):90-92
本书旨在对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农村的变迁图式进行剖析,力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与相关理论进行对话。从资料方面来看,本书采取了剖析麻雀式的个案研究,搜集了大量1931—1999年江苏无锡峭岐地区的历史演变资料,其中包括人口、土地、技术、制度变迁等多方面的经验材料与数据。  相似文献   

5.
出版与近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近代新式出版对于近代文明的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近代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兴起,为近代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列强入侵无疑是近代出版的外在压力,出版救国则成为近代出版的内在动力。研究中国近代出版是在探索中国近代文明再造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正廷是近代中国体育界重要的领军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近代体育发展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体制形成及竞赛体制的完善等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蒲应秋 《大观周刊》2011,(26):74-74
张之洞引进西方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改科举,建学制,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务实之风,扭转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的不良趋向。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与近代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近代藏书楼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代藏书楼是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而建立起来的,联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图书馆与文化之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地近代图书馆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指出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而近代图书馆又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迁移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重建京师大学堂、推进晚清学制改革、改革与废除科举考试三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出发,对张百熙近代教育改革举措进行梳理,正确评价了张百熙近代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些在既往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王龙洋 《编辑之友》2016,(7):103-107
文章探讨了近代报刊对大众文化兴起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近代报刊与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大众化写作以及对都市文化想象空间建构的内在关联性,讨论了报刊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报刊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驱动了作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并影响了大众文化的样式.大众文化反过来又强化了报刊的大众化和商业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史上,广州以其特殊的区域优势和长期对外开放的人文环境,为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发源地.本文拟就广州近代报刊产生的背景与概况作一些历史的考察,并进而透视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黎照寰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探讨黎照寰近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近代图书馆的孕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维新变法思潮促进了中国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化。转化的主要标志是原有藏书楼的开放和新式藏书楼的出现。在中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由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形似”的近代图书馆。此后,中国藏书楼才全面、完全地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演变过程的独特性,力图阐述脱胎于古代藏书楼的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它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政治社会不断变革的结果,有着不同于近代西方图书馆发展轨迹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新出版与新教育,可以说是从变法维新启动的,维新派把创立新式学堂,兴办学会,开办报刊,翻译出版图书,作为维新的重要内容和变法的重要实施环节.自此以后,新教育与新出版便构成中国近代化运动中互为经纬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具有同质性的新出版与新教育,其发展历程是共生共荣,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社会是社会文化重要的转型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创了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的学校体系。民国初期以后,特殊教育逐步由传教士兴办转型为国人自办,日益朝着本土化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特殊教育为对象,分析近代特殊教育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揭示其过程,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9.
福州鼓岭,是被近代西方传教士们誉为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齐名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它恰似一面镜子,折射出近代福州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20.
政界与教育界是近代回国留学生的两大栖身之所。晚清以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相当一部分是回国留学生。其中有的纵横捭阖成了政客,有的拥兵自雄成了军阀。我们虽然不能将近代中国的纷乱完全归罪于他们,可是我们却应该确信他们对于近代中国国运的影响至大。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略分析。一留学生与晚清政权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正式派遣,始于19世纪70年代。然而甲午以前,社会风气尚闭塞保守,国人虚骄自大的心态犹未消泯,留学之事不为社会所重视。其次,在旧派士大夫看来,留学生久居“番邦”,其心必异,不足替朝廷效命。此外,早期留学生多习数学、机械、采矿、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