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众所周知,第一代核武器是用铀或钚制造的原子弹。现在,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和技术已广为人知,无需进行核试验就可以研制成功,因此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威胁。第二代核武器是热核武器,即氢弹。研制氢弹需要进行广泛的核试验,经过50年的发展,这种武器的技术已经成熟,再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不大可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目前能够被核大国所接受,从技术上说,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第三代核武器是效应经过"剪裁"或增强的核弹。研制这类核武器同样需要进行核试验,因此受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目前,一些核大国正在加紧研究第四代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人物简介:程开甲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抗辐射加固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60年,程开甲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3.
<正>1960年,钱三强点将把他调进核武器研制队伍,从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他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百米高的铁塔上爆炸的方案。他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96岁程开甲院士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30多次核试验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20多年时光献给茫茫戈壁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模拟核试验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核裁军进程的发展和各自利益的需要,美、俄、法等国相继宣布暂停一切在大气层和地下进行的核试验.虽然停止了地下核试验,但各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却没有停下来,各种先进的模拟核试验的方法应运而生,亚临界核试验就是各国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从5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关心着一个问题:核试验会停止吗? 历史上,大气层中进行的核试验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从60年代以后,核试验逐渐转入地下。停止核试验已从重要的环境问题转变成国际安全问题。核试验是无核武器国家发展核武器(横向核扩散)和核武器国家更新核武器(纵向核扩散)的基本途径。而停止核试验则是从横向和纵向制止核扩散的基本途径。核试验是否会停止将是未来几年中同核裁军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停止核试验条件是否成熟;停止核试验的动因等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彭先觉院士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核武器中多个重要型号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在理论设计中,他提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途径,都富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多项关键设计思想的提出者之一。对节省贵重材料,提高武器威力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尖端武器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获得国家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及光华一等奖,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他还参加“八五”核武器试验规则和各次核试验方案的制定,为我国核武器试验任…  相似文献   

7.
当我国决心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时,我放弃了原来从事的基本粒子基础物理实验工作,自愿投身于尖端武器的研究,从此在我国核试验的物理诊断和有关的领域工作了近30年,其中20多年是在边疆的戈壁滩上渡过的.  相似文献   

8.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与和平核爆炸(PNE) 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第51届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禁止所有核试验爆炸的全球性条约,9月2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首批签署了该条约。在谈判过程中,我国代表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贝时璋:生物学家,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昭伦: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当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金属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理论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正>人物简介胡思得,核武器工程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直从事并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了多项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阶段、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试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2):I0001-I0004
彭先觉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武器物理专家他曾参与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次级(也称氢弹主体)的研制工作。提出了多项设计思想,对大幅提高武器比威力、节省贵重核材料用量,形成新的武器设计概念和技术途径等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些核武器专家指出,将核武器的发展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四、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氢弹,典型的武器有美国的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导弹弹头,苏联的SS—4,SS—5导弹弹头,以及初期的巡航导弹等。这一代核武器的特点是,威力大,重量大,但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这些武器大部分已在1963年以前退役。第二代核武器是指六、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如美国的北极星、民兵、海神、三叉戟等导弹核弹头,苏联的SS—11,SS—19,SS—20等导弹核弹头,以及现代先进的巡航导弹,如 B—61等。这代核武器的特点是威力大,小型化程度高,可靠性、安全性强,是目前美苏的主要核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方鹿敏 《百科知识》2014,(11):33-35
正人们曾经说过,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两种相悖的东西:一个是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另一个就是可以将它毁于一旦的核武器。从1945年美国进行第一次核爆炸试验至今,地球上记录到的核试验已经多达2093次。核武器的发明  相似文献   

14.
正张信威,1938年1月出生于湖南娄底,爆轰力学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的每一项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首次核试验成功 我国的原子弹研究设计工作,早在50年代末就在北京开始了。60年代伊始,经人才的调整和充实后,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初期的探索工作,大致是按理论设计、爆轰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国人们心目中,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一直让人望而生畏,甚至让人感到厌恶,它的形象一向不佳。为此,美国军事首脑在替各种核弹命名时煞费苦心。他们将美国核武器的名称分为四类。即:神祗英雄化、人性化、工具化和动物化。奥本海默领导下的科学家小组把第一个原子装置称作"小玩意儿",给人们一种熟悉、随便又不无用途的感觉。在广岛上空爆炸的铀弹叫"小男孩";投入长崎的钚弹叫"胖子"。如果只闻其名,人们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但正是它们酿成一场人类空前未有的大灾难。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22,(31):30-32
<正>不久前,中国宣布成功合成第四代核武器的关键材料—金属氮,这一技术的重大突破,让中国有望成功研制出独有的第四代核武器。那么,金属氮到底是什么呢?它跟核武器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金属氮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自然界中氮存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标准状况下氮气以无色、无味、无臭的双原子气体分子形式存在,但在极端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氮分子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结构和性质变化。其中一种变化就是氮分子发生解离,再进一步发生聚合作用从而形成金属氮。金属氮是典型的超高含能材料,TNT炸药的能量密度也不及金属氮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早年从事中子物理研究,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多项当时属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6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从事国家核试验的射线测量工作,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实验中极其重要的11种近区物理测试项目;对探测系统的响  相似文献   

19.
王淦昌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第一代学术带头人,是我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方面永不停顿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核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和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人物     
正核试验科学技术领路人程开甲:惊天事业沉默人生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院士。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时间回到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腾起戈壁荒漠上空,我国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