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刚刚过去的1998年。“知识经济”的提法十分流行。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媒体上。图书市场上有关知识经济的出版物已达十数种。知识经济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在下一世纪、在传统工业社会之后将出现的一种更具魅力的经济形态。和任何一个新概念、新思潮的出现一样,专家学者们对此一问题见仁见智,既有共识,又有不同意见,甚至存在相反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王丹 《科教文汇》2014,(17):23-23,34
由于中亚学生与其他“非汉字圈”国家留学生在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民族心理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与其他“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何更好地记忆汉字、理解汉字,提高中亚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英汉名词词组扩展在方式和运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差异,给外语教学和翻译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理解和认识英汉名词词组扩展的“同”和“异”。本文拟对英汉名词词组的扩展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差异,以便自如地进行名词词组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正>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实质上解决“知识”作为资源的归属问题,是一种激励和调节的利益机制。在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也同时意味着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时代》2006,(10):16-17
这个金铝合金的封套上蚀刻着可被智能生命理解的图案。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各携带了一张12英寸的镀金铜质碟片。在这两张完全相同的碟片上,记录有60种语言的问候,来自不同文化的音乐片断以及各种自然和人造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7日上午,“知识经济与中国”专家研讨会在北京理工科技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日报社主办,未来与发展杂志社、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环境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协办,朱厚泽、李慎之、吴明瑜等2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并就“如何理解知识经济的本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政府和市场所承担的角色”、“知识经济下中国的战略选择”等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广泛地发表了意见。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应把握世纪之交的宝贵发展机会,抓住知识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重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特将部分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刊登专栏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对知识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已经扑面而来。为了更好地迎接它的到来,人们从方方面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知识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这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同我们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关系?在推崇知识要素的重要性的时候,怎样看待物质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是否意味着以往生产资料的占有没有了意义?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作者试图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没有人能够否认知识经济将对人类…  相似文献   

8.
铁器受潮就会生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人们看到小麦植株上长出像铁绣一样的病斑时,就不大理解:小麦怎样也会生起“锈”,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病根谈起。病根在那里在自然界里有一类低等植物叫做“真菌”,它们与绿色植物不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而是全靠其他生物所合成的现存有机物和一些矿物盐过日子。真菌又有两大类:一类是“腐生菌”,它们生长在死亡后的生物所产生出来的物质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99-99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您们好!贵刊2003年第1期发表路甬祥院长的重要文章“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新认识”,文中有“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组成的网络。”这是很正确的。“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公共性战略投资。”这里对科技的投入是指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这句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文中有“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源头供给,为企业和全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基础。”“企业则是应用新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主体。”全文都是依据这个思想体系写的。我们理解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知识经济对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发展日益显现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当今人类众多领域空前活跃的创新活动对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所起的实质性作用,使得各业各界人士,特别是科技界、知识界、教育界,乃至政策层面的人士,纷纷把目光聚焦于“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的话题上。一时间热潮四起,话语话题也“心潮逐浪高”起来。乃致种种口号,种种号召又带着某种我们熟悉的历史惯性,“风起云涌”起来。接着也有种种种进行动,以求建体系,纳规划,争投资。凡此种种,似乎让人产生了一种欣慰感。好像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其内涵、定义,众说纷纭,存在不同的理解与看法,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商榷.  相似文献   

12.
长时间以来,我国科技战线一直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科研课题在不同的部门和科研单位存在着大量不必要的重复,严重地分散和浪费了国家有限的人力、物力。现在是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再加多年来在科研组织管理工作中照搬搞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一套办法,许多科研课题是所谓“上来一窝蜂”,“下去一阵风”。特别是,每当某个科研课题被确定为国内“重点”,或在国外被认为是“热门”的时候,往往出现赶时髦,蜂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进入了一个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物理学作为这个时代的基础性学科,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职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走进职高物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职高物理课堂上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千禧年”是一个基督教词汇。随着公元2000年的到来,这个词汇正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对它的含义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理解与演绎。因此,弄清它的由来与原意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知识经济对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发展日益显现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当今人类众多领域空前的创新活动对促成知识经济的形成所起的实质性作用,使得各界人士,特别是科技界、知识界、教育界,乃至政策层面的人士,纷纷把目光聚焦于“知识经济”、“技术经济”和“科学创新”的话题上。一时间热潮四起,话语话题也“心潮逐浪高”起来。从种种口号,到种种跟进行动,以求建体系,纳规划,争投资。凡此种种,让人产生了一种欣慰感。好像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了领导倡导创新的号召,又建立了‘创新体系”,今后中国的技术创新、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人类豪迈地跨入 2 1世纪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给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将如何发展壮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回答是明确的 ,即 :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大力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1 “知识经济”基本内涵“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最新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民用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由于对规范理解的不同或地区间的具体情况有差别,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的设计做法,本文为此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编者絮语     
由于知识经济对当今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知识经济的话题成为最为引人关注的论题。本期的“知识经济”栏目,我们刊载了《科技导报》杂志社特约副主编蔡德诚同志的文章《知识经济的生命线在于“创新”泉源的普遍涌现》,笔者对当前的知识经济热潮提出自己的见解,请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垂注。 人口问题、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1998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tester R· Brown等发表了《人口增长产生的16个问题》的报告;1999年,Brown发表了《养活90亿人口问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观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丽 《今日科苑》2006,(8):126-126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conomy)”这个概念,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相关的学科和工作产生了影响,对会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技术进步的含义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体系”;技术不仅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本质上也是人类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在社会科学中也存在着技术问题。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科技进步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它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效能表现为科技进步的作用;它的效果表征着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则是一个静态的标志。人们通常把技术进步的范围理解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