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太极拳练意的独特意义和内涵,简要说明太极拳的练意与气功意念的差异,与其他拳术武术意识的区别;介绍几种练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整体运动.运动整体是个圆,因是阴阳运动的统一体,它的理论基础是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整体运动是形、气、神运动的统一体.所以太极整体观和整体生命观都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这两种整体观在太极拳中运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整体观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太极拳运动整体观说的是太极运动的全面性.它和太极拳整体运动观相结合,就是太极拳整体观.太极拳整体观是拳术运动与生命运动相结合的整体观.练太极拳不只是形体练习,还要练意和气,达到形、气、神俱练,使太极拳成为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整体健身术.  相似文献   

3.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4.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的眼法主要分为注视法和随视法两种。注视法是完成动作后的定势时,目光集中地看准一个地方。随视法是目光与动作过程中部位在方向上的配合。练习太极拳时对眼法有个要求:“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使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从而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在我几年的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意动作的变化,不注意眼法的配合或配合不协调,演练时难以体现太极拳的神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太极拳的眼法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缓慢柔和、心静体松、圆活连贯、以意导动,不像其它拳种那样快速有力、节奏分明、不用过多注意眼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要做到“心静体松”,闭着眼睛演练都可以做到。其实不然,太极拳中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太极拳的精气神除与动作配合,主要靠眼神来表达。拳谚道:“眼为心之苗”,“神发于目”。在太极拳运动时,要“以心形随,意发神传”,运用眼法来传神达意,以显示出动作的完整和太极拳的神韵。  相似文献   

6.
李珍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66-168
在教学实践中,常规的直接进行简化太极拳教学的效果并不佳,尤其对太极拳接触较少的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言。本人拟对甘肃陇南地区某高校太极拳教学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开展八式太极拳"练意"的优先学习与合作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由于许多学生在练24式太极拳时,没能掌握太极拳的演练特点,致使健身效果并不理想.针对24式太极拳的演练特点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演练应注重松静、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教学应注重动作姿势、路线、方法,体悟以意领气、气行周身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张义 《时代教育》2010,(2):201-201
为提高中学八式太极拳的教学效果,采用“快学慢练”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动作掌握情况,套路考核成绩以及时隔三个月后的动作记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纽,反映出“快学慢练”教学法在太极拳初级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蒋涵 《教师》2008,(8):61-62
古人云:“诗言志”、“文以载道。”为文作诗就是要言志明道。“志”与“道”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就是平时说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意”。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均以意为主,“是文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一语道破了文章的真谛。而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偏偏忽视了这个“练意”,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舍本逐末,把主要时间与精力都花到语言文字的组织训练上去了。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及其理论中蕴涵有丰富的运动训练心理学思想。太极拳的动作与其功效能符合激发学习兴趣的原理和规律;太极拳的"用心"或"用意"实质上是掌握所有技能的必备条件或基本要求;太极拳的"练意"既包含有心理练习的成分,对太极拳动作特点的重视要求我们应注意所学技能的基本规律或特点,领会动作要领及心法。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传统的养生健身之学,在攻防技击中最大的特点是柔刚相济,以柔克刚.因此它有“神拳无敌”的盛誉.太极拳是一种内外俱练、体用兼备、拳医相通、养练结合、性命双修、一功两用的内家武当派拳术.它有两种演练类型:其一是健身开智型,要求是形松、意静、气自然;其二是攻防技击型,要求是形松、意动、气丹田.太极拳八字要诀即是:慢、圆、匀、静、轻、松、柔、刚.太极拳以慢为形式(练功阶梯),以圆为特征(自身独有),以匀为要点(自控能力),以静为条件(神敛气顺),以轻为手段(过河渡船、用意不用力),以松为原则(关键、体用兼备),以柔为灵魂(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以刚(积柔成刚、如绵裹铁、柔刚相济)为目的.太极拳八字要诀实为太极门八个独有的传统练功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书写要求和训练以前诸多同仁已谈过,但未引起高三师生的足够重视。作文训练是主观题的“重头戏”,除了练“意”练“法”外,还得练“形”。作文的“形”包含卷面书写,而卷面书写这道家常菜往往被很多师生忽略,也经常使考生“吃眼前亏”。从评卷情况看,高考作文档次的高低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意识取决于思堆的内在活动,不容易领悟;太极拳的架势动作是外在形式,看得见,容易学,可以依样画葫芦地模仿.不明白太极拳身心兼修的人。学习太极拳只以“形似”为目标.因此,提倡纠正忽视或轻视用意运气的倾向,注重意念锻炼,让太极拳在校团体育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太极拳学练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棱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练太极拳,能真正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并健”的修炼效果,需大胆更新教学理念和变换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冬生 《考试周刊》2015,(14):98-99
本文从习练太极拳架的重要性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方面,对强化太极拳教学效果进行探讨后,认为太极拳传授者除了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能修养外,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练、多看、多思,使学生能够将太极拳理融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使太极拳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进而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的表象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象训练是指用心理手段训练心理机能,以发挥运动表象、想象和思维在体育运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也有人称之为“意练”、“思维训练”、“内心学习”等。  相似文献   

17.
照一般人的看法,离退休教师的生活是与打门球、练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等相联的,夕阳的确无限好。近闻某大学聘请部分离退休教师为“教学巡视员”,织成一张“教学信息网”。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相结合的运动,它强调动作缓慢、柔和自然,心静体松、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特点,符合社会各阶段人群的运动需求,它强调调和阴阳,内外兼修,注重和发挥"调心、意念"的作用,形、气、神融合为一体,从内到外,从动到静,养练结合,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安逸稳定,净化心灵、宁静致远,使人与自然、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达到和谐统一,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板拳是一项寓健身、技击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讲究“心静用意,内外放松“.从太极拳的最高步骤和最高要求看,放松不是太极拳的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放松用意的重要性.不懂放松用意就是不懂太极拳,没有充分放松练拳就练不成真正的太极拳.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练太极拳时要懂松柔,练好松柔,方能练好太极拳.本文就太极拳的松柔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