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大中城市中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由于流动性大,他们的子女被称作“流动的花朵”。如何解决好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问题,切实实现公平教育原则.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大中城市中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由于流动性大,他们的子女被称作“流动的花朵”。如何解决好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问题,切实实现公平教育原则,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的父母流动的子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弊端逐渐凸显。城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市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华中师范大学学校社科处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四大问题困扰流入地政府 1、流动儿童教育中的财政支持。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武汉  相似文献   

4.
随着回迁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数量的增加,回迁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教育乃至社会问题。环境转换给回迁儿童带来的学习质量下降、心理冲突严重等学习适应问题成为影响回迁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关键,造成的原因是:不良情绪诱发学习困难,环境变迁引发学习适应性差,教学的差异性制约回迁儿童的学习。生命关怀是回迁儿童心理教育的新基点,故应构建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政府要完善教育配置及投入,关注回迁儿童的学习;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关爱回迁儿童心理适应;家庭要加强与孩子沟通,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相似文献   

5.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地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必须不断扩大渠道、拓宽空间、改善环境。本文以湘潭市为例,客观地分析了农民进城务工的现状,提出了对进城农民工加强管理和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城市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综合管理,清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其他障碍,在解决辖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熊鹰  唐厚睦 《湖南教育》2006,(10):14-15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9月1日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和政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近几年来,围绕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我省各地纷纷出台了过硬举措,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本期特地刊发来自株洲市的一份调查与思考,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的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有无子女"、"与城镇当地居民相处情况"、"是否接受就业、职业培训"、"进城务工与谁在一起"、务工收入等因素对进城务工农民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无子女"的留城意愿高,与城镇当地居民相处越容易的留城意愿越高,接受就业、职业培训的留城意愿高,务工收入高的留城意愿高,与子女在一起的留城意愿最高。据此,要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留城意愿,必须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提倡和鼓励农民"举家进城",进一步提高进城农民务工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爱是情感,爱是态度,爱是能力,爱是境界……无论怎样,我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我愿意带领我们的老师从爱出发,攀岩在艰难的征途,最终达到大爱。一、根据生源基础,施爱责无旁贷十年前我们的确是完全出于生存的原因才招收务工人员子女的,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真的体会到: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需要爱。因为他们有的来自于偏远山区,有的刚刚迈出房顶露天、地面积水的教室,更多的来自  相似文献   

10.
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和自编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对吉林省延吉市两所小学共63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以了解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总体看,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性别、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只有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调整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建立流动生档案袋,就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楚雄市老城区,民宅较多,租金相对较为便宜,居住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就成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