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互动教学中把教学看成一种交往 ,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学中师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机地结合 ,组成网络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认识到教师本身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之一 ,教师将通过与学生互动互惠的交往 ,在学生的不断触发中促进自身素质提高 ,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同样也成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  相似文献   

2.
教学交往是教师成长的存在形态与条件,教师成长是教学过程的价值追求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成长是教学活动的必然结果。对此理论探讨,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教学存在的实体部分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社会,教师作为知识者,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近代社会,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的日益强调,教师职业的工具价值日渐凸显,然而对其人文关爱却陷入低谷。抛开教师对其学生成长所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师道尊严”还是“蜡烛春蚕”,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成长的漠视与遗忘。今天,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教学的本质也被重新认识和界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角色与职责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的成长不但应该受到关注,而且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4.
谢丽云 《广西教育》2007,(10A):25-25
“吾日三省吾身”。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也认识到反思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林崇德教授也提出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笔者也想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本质问题是教学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从其独特的交往目的、主体、信息、介质、关系来说,教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研究教学交往本质对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交互主体性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属于交往实践活动或实施交往活动。师生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相互作用是教育交往,而教育的客体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辅助设施,师生与它们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关系,发生的作用是教育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对教育过程的主导上,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主体性选择、理解与内化、借鉴与超越上。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语言、非语言符号理解上的不一致是师生交往的障碍之一。而不健康的情感碰撞也会产生误解性教学交往。从教师方面看,注意语言符号在教学交往中的合理运用,树立民主的教学交往思想,确认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平等地进行教学互动,对于克服误解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培养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及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为了共同的目的——实现教育目标——彼此接触而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了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课堂交往影响着各学科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少年儿童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课程实施者转化为课程开发者,教材由此也成为走下神坛的“学材”,成为教学的资源之一,而不是“惟一”。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赋予教材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双方作为人格平等的主体,展开交往互动。教学所产生的成果,是交往互动的产物,而非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和复现。  相似文献   

14.
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更希望在知识的殿堂与任课教师和同学进行教学交往。高校课堂教学应该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相衔接。教学交往是指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高校课堂教学交往有利于面向课堂中的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与专业成长即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5.
赵勤 《上海教育》2006,(7A):47-47
校长通常以领导者的角色与教师交往,相互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但是,随着教育发展对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校长与教师之间固有的交往经验,在课程改革的挑战中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校长与教师共同成长发展的新天地,教师和校长要走“教学做合一”的成长之路。这一现实的变化与要求,是每一个校长、教师都要直面的问题。我将这看作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带着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共做共学。原来我和教师之间相互依存的传统关系,也在教与学的相学相友中,生成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为教学存在的实体部分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社会,教师作为知识者,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近代社会,随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的日益强调,教师职业的工具价值日渐凸显,然而对其人文关爱却陷入低谷.抛开教师对其学生成长所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师道尊严"还是"蜡烛春蚕",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成长的漠视与遗忘.今天,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育新人".教学的本质也被重新认识和界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角色与职责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的成长不但应该受到关注,而且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交往教学是在全球交往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交往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交往缺失与阻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其课堂教学交往也主要是由教师———全班交往、教师———学生个体交往所组成,而教师与小组之间的交往、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在教学交往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尽管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师与全班学生的正式交往形式,可能有利于学生的社…  相似文献   

18.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开展角色游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廖瑛 《甘肃教育》2007,(10X):15-15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批判性地审视,即审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肯定成功之处,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陈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将得到不断的培养和训练,教师的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也将得到增强。因此,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在课后反思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称赞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帅只有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才能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如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是关乎教帅能否在教学中完成教书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