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隽 《现代语文》2007,(4):83-84
《讲故事的人》以评述19世纪俄国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的故事为副标题,主旨是论述“讲故事艺术的终结”,从而对其“灵韵”丧失的命题做出某种补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时代转变、文学传播手段的转变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并窥见本雅明艺术思想的阐释脉络。  相似文献   

2.
在阿伦特和本雅明的思想体系中,"讲故事"都是很少被关注的重要命题。阿伦特将讲故事当作反抗权力、保障自由的方式,故事具有记录行动的政治价值,它以其偶然性和多元性避免意识形态的操纵,从而实现个体在公共领域中的彰显。而本雅明则将故事视为具有前现代灵韵的艺术形式,尽管它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但是其对经验的重视,成为延迟毁灭、修复历史的手段。尽管两人思路截然不同,但在救赎弱者的意义上,两人的故事观实现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是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经典之作。在译学界,此文更被视为翻译研究的圣经,堪称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之一。但由于文章用词艰涩,并且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导致一些研究者止步于表面的研究而对本雅明的翻译观有所误解。本文力图通过本雅明的艺术观、哲学语言观来对《译者的任务》一文进行解读。通过对原文的"可译性"、语言间的"亲缘性"等观点的重新分析来进一步解释本雅明哲学思想下的翻译观,并表明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雅明抛开传统史学所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研究,从事微观的"拱廊计划"及日常生活研究,显示出本雅明研究视野的独特魅力。他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蒙太奇"等手法重现现代城市生活的本原,形成一种理解日常生活的诗学。本雅明在历史的"废弃物"和"垃圾"中表达一种日常生活理念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在传统历史经验贫困的现实生活中表达审美经验的现代性转变,凸显出其理论的诗学价值和意义。本雅明的日常生活诗学为当代研究日常生活理论及城市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理论视野,并引发了人们对当代文艺审美空间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理论,并指出了这一理论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堪称体现其技术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6.
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是一本融合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他将寓言从传统的文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历史领域,以巴罗克悲悼剧建立起他的现代寓言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本雅明提出了"光晕"概念,用以说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并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区分。在本雅明的艺术观念里,虽然传统自律艺术具有本真性、独一无二性、神圣性和权威性,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大多是瞬间的、缺乏深度的,但他并没有对技术时代的艺术进行一概否定,实际上,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中,本雅明是少有的对机械复制时代以来的艺术发展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他对电影等艺术的肯定,对我们全面看待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启示,对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批判理论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史记》之所以是文学,其灵魂并不在于创造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甚至也不在于其写人艺术、叙事艺术及其语言艺术等。而在于写出了人之"气",即写出了人的生命本体之真。"气"郁结回荡于《史记》的人物传记之中,且成有节奏的律动,从而使这些优秀的人物传记如诗如歌,这就是被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人物传记的诗性美学本质,同时也是《史记》的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相统一的真正切合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入解读《论历史概念》(包括"补遗")这部作品,力图挖掘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思考历史的独特方式:一种基于辩证意象的理解。而且,本雅明的思想正是在这种辩证意象式的历史哲学中发生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弥塞亚(救世)主义的"相遇"与交织。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这一"相遇"正是出自思想家本人对激进革命的承诺与期待。此外,本雅明在这种历史的辩证意象语境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也是本文着力考察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中,他曾经提出一个核心概念:“具体的经验总体。”他认为,这个“经验总体”应该包括较少受到启蒙之光照射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本雅明关于“经验”与故事关系论述中,他指出:讲故事艺术是经验交流的最有效形式;经验在故事中的呈现仰仗“转述、浸润与复述”三种手段;随着手工劳动的衰退,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战争、技术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经验贬值了”,“讲故事艺术衰落了”,艺术、“韵味(aura)”、传统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说与新闻报道。但是,他仍希望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寻找对传统的衰落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中许多情节起着强化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但为人们耳熟能详,乃至被当作历史进行识记和传播。作为文学创作,难免要对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的艺术虚构和再创造,况且有些事件本身在历史上就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小说中凸显曹操凶残暴虐的"衣带诏"事件,就是一个虽见之于《三国志》《后汉书》的转述、却没有历史实证的"闻而不见"的矫诏,经小说家的选择与艺术处理后,便造成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雅明身份定位模糊多样,而将其作为艺术史家的则鲜有.事实上本雅明和20世纪初德语系的艺术史家(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有着密切的学术思想联系,他发表了关于艺术史方法论的文章《艺术的严格研究》,他酷爱艺术、参观过诸多画廊美术馆、绘有自画像、喜爱工艺美术品收藏,对艺术和艺术品本身作了独到深刻的剖析.他准确地把握了绘画艺术从架上走向影像的发展历程,并为摄影及机械复制艺术摇旗呐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史”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雅明是20世纪德语系国家一位重要的艺术史家.  相似文献   

13.
"仁君"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政治理想,而最能体现其政治理想的人物形象非刘备莫属。作者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刘备的艺术形象塑造为一位"义重如山"、"礼贤下士"、"宽厚爱民"的明君圣主。作者在《三国志》中刘备的历史"真身"的基础上,形象地刻画了《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艺术"化身",刘备的形象塑造对于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术巨著,也是记载"倭人"的最早古籍之一。《论衡》中"倭人献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与日本交往的一段事迹。但是这段事迹真实与否,一直饱受争议。通过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通过对《论衡》的固有名词如"鬯草""白雉""越裳""宛"等的比对论证,可知,王充所谓的"倭人"其实是"东夷"的一种代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倭国"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15.
《梧桐雨》、《汉宫秋》实为中国古典历史兴亡剧的开山之祖,其"舞台四骂"总结了历史兴亡的普遍规律,是我们民族一份厚实的总结书,也是留给后人一个沉重的警钟,昭示了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厦倾覆梁先折。这种"舞台四骂"的艺术传统多为后世历史兴亡剧所遵循。  相似文献   

16.
小群姐姐是北京文艺广播电台的一档亲子互动节目"听听糖耳朵"节目的主持人,每天晚上都会在节目中为孩子们讲故事,一讲就是很多年。作为"专门为孩子讲故事的人",小群姐姐自己的故事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格非在《塞壬的歌声》中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也称为叙述艺术,叙述不仅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也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高频重难点。穿插属于叙述艺术的内容,下面以 2018年全国 I卷《赵一曼女士》为例,探讨穿插交织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以"真三不朽"的伟业彪炳史册,深刻地影响了明中叶以后中国历史的走向。王阳明作为古代圣贤的典范,其影响之大,除了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外,与《王阳明年谱》的编纂和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关联。《王阳明年谱》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凭借文学的虚幻艺术、叙事艺术和杂糅艺术,更加凸显了王阳明致"圣贤"的形象,其中关于"天道"与"人事"、"良知"与"邪恶"、"现实"与"诗意"的叙事框架显然是受到《史记》等历史文献的影响,并成为后世塑造和解读王阳明艺术形象的文献依据。《王阳明年谱》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文学价值已成为王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兰亭序》作为行书艺术的重镇,其优美的内容、多姿的形质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历代"王书热""兰亭热"中无不深深地打动每一位欣赏者的心。探析《兰亭序》书法艺术,必须着眼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兰亭序》书法的传承、学习状态,才能把握其学术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0.
徐艳仪 《教师》2012,(1):73-73
我在与别人交谈中,经常有这样的对话:"你教什么的?""历史。""历史有趣、易教,多跟他们讲几个故事。"社会上有不少人把历史课当做讲故事课。在我们的教师当中也有不少人把历史课当成是死记硬背的杂课……这些都是对历史课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