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的评讲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走过场,好像没有评讲程序作文教学过程就不完整,于是有些人便纯形式地为完成任务而泛泛而论,或读几篇佳作一“奖”了之;也有些人按评讲要求教条地评讲,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以然,错误地认为作文技巧太难掌握,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朱慧 《生活教育》2010,(12):66-67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积累的再现。没有一种教学像作文这样,对生活的粘连要求如此之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停。" 生活是作文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情感的积累,表达当然会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3.
<正>朱熹先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沉淀,是作文的升华,生活就像泉源,文章犹如溪水,只有泉源丰富不枯竭,溪水才会流个不停。作文,其实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方式,可是,目前有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每次作文就会茫然无措,即使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东扯葫芦西扯瓢,乱凑一篇了事,这样的作文,形式陈旧、内容空洞、情感造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是一项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有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作文教学同样如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有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作文教学同样如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能力差,究其所以然,除了不善观察,不懂提炼等因素之外,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束缚,严重地阻碍着他们从生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作法是“先放后收”,欧阳修就说过“作文之体,初欲奔  相似文献   

9.
未知地     
也许未知地能很恰当地形容出这种状态。其中有已经过去但仍然模糊一片的昨日,其中有正在进行但迷茫一片的今天,其中有即将到来但现在充满幻想的明朝。全部都没有具象,可又异常清晰地在眼前,等待我们慢慢踏过去。这就是所谓青春的散漫的主题。而文章亦是如此。有时候主题散化了,像是盐的颗粒进入水里融化,每一口都有咸味,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这样也许才接近真正的主题。哪里有什么主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惟一的主题就是“无主题”。感觉自己曾经很像其中的Ti,比如作文分数的“惨淡”,周末去网吧或打篮球, 或者某个夜晚一个人确实忍不住给同学打电话……无所事事却又不得不做些什么。这常常使我怀疑,是发生过了还是一种想像叙述?但那些是确确实实发生的。发生了,我们不知道,只是因为被过滤了。就如同记忆不断被忽略或覆盖。  相似文献   

10.
凡教过语文的老师最头痛的就是作文辅导,而大多数学生也是谈“作文”而色变。个中缘由也许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老师最怕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学生最怕作文无话可说。学生因为无话可说,便少不了瞎编乱凑,这样的作文让人读起来当然是味同嚼蜡。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每次作文,总是借故不交,即使硬性要求,也是胡乱拼凑,应付了事。有一次,我布置了一道题目:《我是一个__的人》。我让同学们补横线上的内容,然后作文。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述自己的意见。我看到那个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同学低着头,一言不发,便有意识地叫他说说…  相似文献   

11.
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要抓得紧、抓得细,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曾经在一段时间里,笔者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可有可无,说多了耽误时间,说少了无济于事,教学的任务繁重,作文的次数又有限.于是,每次作文干脆简单地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冥思苦想,各显神通.殊不知,长此以往"作文难、作文烦"就成了学生的通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进行多样化的指导,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程文林  彭芳 《广东教育》2003,(11):64-64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资料,讲的是某中学一语文教师,接手一个差班后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及格,同时这教师还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因为每次都达不到作文要求而产生畏难情绪。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教师决定从作文入手。第一次作文发下去,学生就在下边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我这样的作文居然得了80分!”“我还得了90分呢!”听完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说:“这次作文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书写整洁;二是把一件事讲清楚。同学们达到了要求,为什么不能得高分?”此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目标,并规定,每次测验成绩上升10分者即为优秀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13.
要让学生在作文前掌握大量有关的素材,陶醉于某个场面之中,而且又终于憋不住,非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不可,形成一种写作的冲动,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点,那他们的作文就有可能写得好。我曾经结合一次班级的登山活动,进行现场的作前指导,就取得了这样的效果。那次活动和作前指导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作文教学呢?下面就结合我曾经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一、做足作文教学之外的功夫1.写作要从低年级就引起高度重视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写作并不只是中高年级的事,在学生一年级进行大量识字阶段时,我们就应该让其意识到把简单的文字进行巧妙地排列,就可以真实地表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听     
我是《故事作文》的忠实小读者。《故事作文》曾帮我找到了我的一位好朋友。事情是这样的:我曾经在西北新村小学结识了一个好伙伴,可不久,我转学了,我们之间再也没有联系过。直到有一天,我从《故事作文》中看到了她的作文,心中无比激动,便给她写了一封信。就这样,我们又重逢了!我非常感谢《故事作文》,因为是《故事作文》让我和我的小伙伴再一次相逢,我衷心地说一声:“感谢你,《故事作文》!”此外,我也要投稿了,希望有一天,我的那位伙伴也能在《故事作文》中看到我的作品!你说我听$甘肃兰州市宁卧庄小学六(2)班@王雯清…  相似文献   

16.
作文本发回之后,有的同学只看一看批语就把作文本塞进了书包,这样做是不对的。其实,认真仔细地看看老师对自己作文的批改,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益处。鲁迅先生就很重视从修改后的文章中领会作文之道,他曾经说过:“在修改后的文章里,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明白该怎样写的。”  相似文献   

17.
雷英 《辅导员》2010,(18):45-45
学校大队部曾做过一份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学生认为不讲诚信的同学占33%,不讲诚信的教师占20%,而不讲诚信的父母则高达46%。一位当教师的奶奶在看自己孙子的作文时,没看几行就气晕了过去。作文开头这样写道:“我从来就没见过奶奶,她早早地离我而去了……”当奶奶把作文摔在孙子的面前时,孙子竞理直气壮地说:“这样写能够打动人!”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全阑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的一个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位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位同学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名师说招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作文比作心灵绽放的花朵.正应了一句话,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把作文比喻为花朵,虽然鲜活,但可能失之简单;由此延伸,把作文比作活的生命,虽显得宽泛,却相对更加周到,因为作文之根埋植于生命,作文之体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采用作文"仿生"的策略,明显地提高了作文训练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正>这期专辑分为两大板块:优秀作文与问题作文。优秀作文点评与往年各期一致,着重在展示,指出其闪光点,让人欣赏。问题作文分析则与往年不同,加大了点评力度,不仅追根溯源,揪出其病根所在,而且对症下药,望能彻底治愈。笔者有幸曾经阅过几年高考作文试卷,拿以前的经验与现在老师提供的作文互较,竟然发现其症结是惊人地一致,曾经所犯的过错一再上演,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