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铸牢边境地区国家认同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当前,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在思政融合教育理念、信息化教学能力、多元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存在教师队伍配置机制单一等现实问题。破解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不仅需要牢固树立思政融合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而且需要整合多种文化资源,实现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配置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调研分析,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中存在教师动力不足、专业能力欠缺、师资结构失衡等现实挑战,需要从激发乡村教师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三个维度寻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6.
民族振兴的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的基础在教师。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意义,民族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民族地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我们要加强培养和引进力度,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语教学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路径依赖等非意图性后果,锚定“机会均等”的调适进路,加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支持性政策工具,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培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新生长点,开辟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新场域。 相似文献
9.
10.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办好乡村教育,关键是要打造一支扎根乡村、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的乡村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学校挤、乡村学校弱的现象日益突出,着力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代中杰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5):139-142
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农村教师的流失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二十年以来的文献来看,关于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原因和对策类的较多;而且,研究的深度在不断加强。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人们能够了解相关研究,从中得到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梁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9-132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如整体素质较低、教师队伍保障不足、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对川南某县的实地考察,发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依然任重道远。在强制性的分配制度打破以后,诱致性的激励制度尚未建立,导致新增农村教师质量尚需提高。而考调制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师进城选拔方式,却造成了更多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从学校层面来看,校长虽然有较强的原动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但在很多现实矛盾中,往往忽略了配置教师的质量。就相关利益群体来看,农村群体是松散的,对教师配置决策施加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城市群体是强有力的,对教师配置决策可以施加较大压力,这强化了教师配置的城市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均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必然影响城乡之间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在数量分布和结构配置上均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制约,还有教育系统本身的原因。本文详细分析现状和原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经费视野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涛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2):35-39,64
中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关系、产业关系上,严重违背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规律,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二元结构”发展政策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具有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的功能,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共同目标,它不仅左右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从教育经费投入视野剖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进行考察,分别从认识、政策、教育管理体制、经费保障这四方面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方面的建议,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常重视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升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通过对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对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采取以下策略,农村义务教育才能走出发展困境,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水平的均衡发展。补偿农村义务教育,各种基础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是根本;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扶持力度,确保农村教育充足办学经费是关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待遇,增强农村教育吸引力是基础;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政府公共教育责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具体是教师教学质量,因此提高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是发展乡村教育的紧迫任务。文章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市3县(区)6个乡镇的25所乡村学校的乡村教师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尤其是教学能力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方面较为欠缺。调研发现性别、年龄、教龄、婚姻状况以及家乡所在地这些因素对乡村教师教学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影响,研究还发现,接受正规师范教育及职后培训是影响乡村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职业认同与乡村环境适应性越高,乡村教师教学质量越高,但是薪资、生活待遇以及机会激励机制等因素对乡村教师教学质量未呈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