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艺术体操专业运动员腰部损伤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艺术体操新周期国际规则的演变,使艺术体操动作的难度与日俱增,器械动作日趋复杂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科训结合的技术操作平台:"UNIT"的出现为高级运动员提出了专项身体训练对技术训练的"超前原则"和"技能储备"原则;在素质上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柔韧素质尤为重要.尤其对腰部的柔韧要求更高.由于腰部在艺术体操训练中要承受各种动作对它的刺激,承受不同的负荷,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各种原因的损伤,并由此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为了能促进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为了能保证比赛成绩的提高,本人对我国专业艺术体操运动腰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以供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编排在艺术体操个人项目中的意义编排是竞技性艺术体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75年在西班牙举行第七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起,就取消了规定动作的比赛,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各异的各种编排形式。艺术体操规则规定:团体项目的编排分满分为10分,完成分为10分;个人项目的编排分为7分,完成分为3分。由此可见,编排是当今艺术体操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一套动作的成败,除了高质量地完成外,编排水平的高低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3.
对1995年莎美娜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平衡类动作进行现场统计,发现在种类较多的艺术体操平衡类动作中,运动员成套动作所采用的平衡动作总共只有12种。由此可知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中平衡动作的种类不够多样,且运动员完成平衡动作的质量亦不够高,在比赛中影响了运动员的成绩。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平衡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成套动作编排是艺术体操教学圳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套动作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及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她们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能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成套动作编排更是参加各种比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运动员没有成套的动作是不能参加比赛的。一套构思新颖巧妙的成套动作,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提高成套动作编排的质量,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为了获得理想的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6.
六运会艺术体操决赛现场统计发现:我国运动员单足转体动作完成的质量不够高,数量和种类不够多样,影响了运动员成绩。因而,今后应加强单足转体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参加世界比赛的重点项目,对25届世锦赛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中集体项目前6名完成得分的有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集体队柔韧身体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较好,但现阶段我国各集体队的完成得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因全套动作容量偏少,致使成套动作速度偏慢,动作力度不足;因跳步与转体技术不足而造成扣分次数较多;平衡技术不稳定;因带器械的技术和图形不好,造成扣分现象较严重;因运用器械能力不足,造成器械技术硬伤失误扣分较多。这说明我国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某些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的训练上、规格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体操属技能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复杂多变的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已成为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然而我国运动员的器械技术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器械技术训练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片面的训练指导思想;基本技术训练不规范等问题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依据新规则(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特征进行深层研究与梳理,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训练提供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第1次全国比赛,即2013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各项器械,共计32套动作进行剖析。结论:新周期规则个人项目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重在强调器械技术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器械技术运用的多元化,突显了器械技术运用的艺术性,使难度与完成并重发展。灵活而巧妙的增加器械技术运用的数量、富有创意的均衡器械技术运用的类型、高标准零失误的完成器械技术动作是共同提升成套动作创新编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FIG发布的新奥运周期(2017-2020)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第一次全国比赛,即2017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成年个人全能前8名选手,四项器械成套艺术性编排特征进行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成套动作艺术性编排的全新导向.结果表明:新奥运周期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难度体系更加强调运动员以高规格的美感和娴熟技术来完成动作;完成体系更加注重运动员将具有较高艺术和娴熟技术的动作纳入成套编排中.现阶段我国个人项目成套艺术性编排的匮乏,影响成套动作编排的主题思想、动力性变化、艺术美韵和空间效果,是阻碍我国个人项目发展的瓶颈,将赋有逻辑的连接、鲜明的对比、完美的表现、新异的变化,来突出"主题"、强化"动力"、突显"风格"、营造"多样"的成套动作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编排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2年“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项目完成情况的分析,找出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改进今后的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单人项目,即所谓的翻腾动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高、轻、飘"的盛誉.近年来,我国单人项目运动员无论在难度上、质量上又攀登了新的高峰.在1979年的苏州比赛中,广东运动员吴华新首次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1080°直体旋;在1980年的杭州比赛中,广东的陈世民第一次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动作,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省艺术体操队以往体重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十一届全运会艺术体操预赛后至决赛前这一关键阶段的训练,以负热能平衡原理为理论依据,对调控和保持运动员"理想体重"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艺术体操运动员科学的控制体重方案并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控体重方案的三组运动员体重和体脂含量在决赛前都降到期望的水平,血红蛋白、血睾酮、血清铁蛋白等生化指标均呈升高趋势,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专项测试水平都逐步提高或达到最好水平,在全运会的决赛中,运动员准确无误的完成比赛的成套动作。在艺术体操运动员中实施以负热能平衡理论为依据的体重控制方案后,体重和体脂百分比逐渐下降,身体机能状态呈现上升趋势,运动员表现出良好的训练和比赛能力。以负热能平衡理论为依据的控体重方案可在艺术体操、女子体操等需要保持轻盈体态而控制体重的项目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体操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水平.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的体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形态、机能上已经具备了世界级优秀选手的潜力,但队员完成成套动作的体能有待提高.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突出成套动作体能训练内容,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发展对运动员体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对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的完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运用上现有的优点和不足。力求依照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的评定标准和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把握艺术体转体类身体难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篮球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项目,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强度极大,力量是决定其运动成绩的重要指标。提高运动员在激烈对抗条件下身体完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和探讨发展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对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与世界强队接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1994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双杠比赛进行了现场统计,将参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完成、特殊要求及加分等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双杠项目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旨为今后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双杠项目的训练和竞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体操运动员参与编排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全国10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组运动员关于参与编排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得出我国艺体集体项目运动员比赛成套与日常训练中各类动作组合编排的参与率为8%和74%。找出了运动员对规则了解不够;专项及相关学科知识技能储备少;以及对自身编排能力缺乏信心等几个相关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培养与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为训练和选材服务,使训练及选材工作落到实处,更具针对性.对中、外177名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成材年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国内、外运动员具有相似的成材特征.运动员在6~8岁开始接受启蒙训练,经过8~12年左右的系统专项训练后,我国运动员在16~19岁左右就能够成材参加国际性比赛.国外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稍早于我国运动员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比赛中,要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使运动成绩得以提高,除刻苦训练,教练的正确指导以及比赛时优美的音乐配合外,在平时训练和比赛时掌握好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亦是重要的。在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运动员,训练刻苦,素质很好,在做她平日很熟悉的一个动作时,却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从很大部份的因素来说,主要是平时的心理训练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逐渐掌握自我控制,调节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