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冬梅 《文教资料》2005,(25):25-26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传统伦理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从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入手,寻找一条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为当代所用的有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表现出和社会变革的极大不协调和不适应性。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儒家伦理文化既是我们的资源,也更是我们的负担。其负面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国民性格及其心理的影响,即奴隶性,双重人格,缺乏个体自由和创造精神。注重家族利益,缺乏公德和凝聚力,注重人际关系而轻视科学探索,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重塑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由人的现代化入手,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本位思想的延伸体家族是血缘群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族文化有其团体的局限性、狭隘性和传统社会的宗法性,与其他群体可能发生冲突。主流文化多年来对其持恶意态度,今天,重新审视“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分析它在增强民族国家凝聚力、建设社会伦理及其了解华人交往规范及家族企业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现代化建设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领导伦理”概念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领导伦理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但许多人在谈论领导伦理时,往往只讲领导者个人道德.似乎两者之间可以划等号。其实,领导伦理除了领导道德之外.还有制度、文化层面的涵义。德治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伦理型政治文化。可见,伦理文化传统是我们拓展领导伦理研究思路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封闭格局,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全人类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文化意义上它是文化模式的转变。我国的现代化可归结为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型,即从农本社会以血缘、地域、经验、天然情感为文化基因的文化伦理模式过渡到以理性的、法制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契约型的文化伦理模式,目的是要形成以现代性文化伦理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但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伦理迟滞于现代化的要求,对现代化是一种阻滞。这种文化伦理的迟滞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化的动荡,出现发展的异化、反现代化、道德危机等后果。  相似文献   

7.
"晋商"专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倡导"学而优则商"观念,优秀学子将商作为本业,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格局。"学而优则商"观念的实质是崇商、重商,是传统思想与三晋大地的自然、经济、历史因素高度契合的结果。它架起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与商业行为、商业伦理有机融合的桥梁,进而锻造了熠熠生辉的晋商群体和晋商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商对儒家传统经济伦理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形成了独特的义利观、诚信观、勤俭观,是优秀的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此观念,不仅有利于弘扬晋商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制度和社会构成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模式的转型成为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和法律素质教育新的社会境遇。我国文化模式转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新的社会境遇回应新的要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是生命困顿的文化反思过程,其在文化中获取和确证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这是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文化生态。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所遭遇的冲突形态,是进行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是其社会生态。将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现实整合,使高校生命伦理教育得以超越,阐释了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价值生态及其超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孝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论述了孝伦理的产生及嬗变,运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传统孝伦理的合理内核及其扭曲,并指出了作为社会伦理观念的孝伦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意义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在寻找这种新的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把视野投向能力。而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当中,中国古代文化的着力点在人事而不是自然,片面发展的是伦理文化。对能力的重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传统文化进行一些变革。  相似文献   

12.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13.
孝文化是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的精神基础和核心,在新的时代,孝的内容和作用也在与时俱进,把握孝文化的科学诉求,对传统孝观念的扬弃和对世界优秀伦理文明成果的整合,是传统孝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等院校,加强孝德教育,对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会知耻     
作为文化意义的“耻”,在传统道德伦理格局和社会文化体系中曾被置于无上之位。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国人心目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管子那句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族群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耻”,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  相似文献   

15.
教学伦理品性要求教学关注学生德性的养成,反对现实的应试教育,否定单纯的知识传递。当科技发展让教学走向科学时,当知识爆炸让人们对知识笃信不疑时,教学伦理品性却渐渐迷失。在教学实践中,社会主流思想的羁绊、传统哲学思维的束缚、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侵蚀成为教学伦理品性表现的阻抗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传统女性称谓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从称谓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入手,择取传统女性称谓中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以伦理为主、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系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纵向来看,阅读文化和阅读介质一样,都是一脉相承的。传统阅读文化中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和对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规范,能给电纸书在营销概念上带来两点启示:其一,电纸书是一种文化商品,电纸书相关企业要以电纸书和消费者为范畴建立核心价值观;其二,利用传统阅读文化对伦理关系的规范作用,注重开拓培育家庭市场。  相似文献   

18.
桂东北地区属南岭民族走廊中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传统伦理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现代精神的产物,是文化的历史延伸。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尊严和鲜明的个性品质;必须尊重传统中社会本位和伦理规范的价值取向;必须考虑文化和传统上的合理与现实性,探索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素质教育的特有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红梅 《天中学刊》2003,18(6):63-65
剧作《大宅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儒家伦理理性。探讨其中的家族本位和男权主义以及其所以产生的农业文明、宗法制度和祖先崇拜等社会根源,有助于我们对它应采取的扬弃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