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书法艺术具有审美的功能,书法课堂教学也应是一个充满美的过程。唯美的书法课堂追寻书法课堂的姿势之美、艺术之美、思维和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模式之美,以美育美,以美育人,努力实现课堂之美、书法之美、人生之美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上简析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创新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的特有的一种艺术观念,即中国书法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3.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4.
经历一段曲折后,中国书法又向继承传统的方向回归。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出来的。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古典关学的中和之关。分析书法中和之美的形成与表现形式,阐述中和之关对书法学习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理解传统、把握传统、继承传统。  相似文献   

5.
书势     
文字从实用书写发展到具有观赏性的艺用书法,笔法的研究、总结与发展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而作为观赏性的书法之美就在于书势。书势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字势、体势与笔势三者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其中笔势是书法的根本,是作为观赏性的艺用书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书法评论语体主要有两种,即论书的本体和喻体。其喻体主要是借助相关艺术语言喻书法艺术之法、书法艺术之美,以音乐语言论书法历来为论书的一种重要方法。书法由点画和章法构成,音乐由音符与和声、旋律构成,二者的组合规律相似;书法之韵与情的表现具有音乐关的特征;书法之关与音乐之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根同宗。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在审美上以“有力之美”为取向,其内涵是以骨力为主导的有生命美感的活力。中国书法崇尚骨力与中国传统在个体人格美上崇尚“至大至刚”的骨气是密不可分的,也与中国绘画、文学的尚骨精神一脉相通,它体现了儒家经典《易经》的“刚健、笃实、辉光”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本身就是对自然物象的抽绎概括,那么自然物象的美则包蕴于汉字之中,这便是书法在汉字的基础上与自然物象之美建立的第一层关系。但是书法不单单是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凝结了古人对生命律动的把握与表现,通过文辞、用笔、结字、章法等可以感知其中的情感意蕴。书法与自然的第二层关系就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自然观中得到展开,而这种审美自然观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思想中。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2,(23):19
中国书法能走向世界吗?洋学子能够理解并欣赏汉字之美吗?10多年来,我在美国大学和丹佛孔子课堂的教学实践颇见成效,得益于汉字的简练与直接,得益于书法能独特地将诗词名句、文化历史、哲学审美融于一体。中国书法成为了传播中华经典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叹为观止的书法美中国书法,即汉字书刻艺术.中国书法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文化土壤润育的一株奇葩,它以极至的审美价值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艺术,虽在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才首次被冠以“书法”,但是它作为一门汉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形成的艺术,可以从商代的甲骨文字算起,至今近四千年历史.它既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历代书法家不断继承、创造、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硕果.叹为观目的中国书法美,美在——1、独特的书写形式.世界上的书写工具都是硬笔,而中国书法却使用软笔——毛笔(金石铸刻是先以毛笔书之).毛笔的运用与独特的汉字形体相结合,使简单的“线条”产生奇迹:或轻或重,或徐或疾,或枯或润,或肥或瘦,或疏或密,或方或圆,或参差点缀,或楷书,或行书,或草书……笔意、体势、结构、章法错综变化,丰富多彩——就个体书家而言,又使书写结果风格纷呈,千姿百态,美不胜收.2 独物的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可以题诗题画,可以馈赠亲朋,可以书而自触,可以装裱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而独特的美感,不仅给鉴赏者以审美愉悦,而且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乃至美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文章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隶书中探求其娴熟简捷的线条美、提按顿挫的节奏美、率意流畅的气韵美等书法艺术特征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脚本的理论看,汉语古诗词中的动态事件可分为无标记脚本、轻标记脚本和重标记脚本.在翻译时,译者的任务是在译入语中寻找可以激活和源语脚本相同或相似的脚本,让译入语读者感受诗词的动态美.具体的翻译方法包括翻译完整的脚本、明示隐含的脚本序列、建立新脚本、寻找替换脚本、添加脚本触发器、转换翻译角度等.  相似文献   

13.
人体题材的美术作品 ,具有双向审美效应 ,既有人体的美 ,也有作品的美 ,既有瞬间的美 ,也有永恒的美。人体的美刺激美术家的创作欲望 ,人体艺术品又对人体的审美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们的结合具有美术其它题材无法替代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审美教育出现的问题,从审计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构建审美教育理念、回复人性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回答了审美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楷书笔画的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平行、对称、垂直三种基本关系,这体现了楷书造型崇方正、尚平稳、和而不同的基本美学特点。楷书笔画组合关系与传统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儒学“中和”之美和道家阴阳圆融思想共同渗透和影响的结果,是汉字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思想载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西汉石刻隶书处于篆隶嬗变之中,虽然数量少,但有独特的风格。它们的点画姿态逐渐丰富,易圆转线条为方折直线,增加了粗细提按变化,波掠笔法时有所见;字形受材质、刊刻工具等影响,呈现出方平拙朴的自然风貌;结字以方扁取势,重心下移;笔画增减自由,形体尚不定型;章法上或浑然一体,或行列分明,字与字之间一贯而下,保证了纵向行气的贯通。  相似文献   

17.
马立智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善篆隶楷行草,著述颇丰。可以说,“活”是马立智先生书法的第一大特点,其书法讲究动态鲜活;“变”是其书法的第二个特点,他的书法讲究字间的有序变化,融书、情、理、趣于一体,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畅”是其书法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表现出动态的、流畅的美感来;“达”是其书法的第四个特点,也就是做到达其形、达其情、达其意、达其神,也就是艺术之“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8.
关注美,歌颂爱,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正是这一主题的最佳体现者之一。《边城》通过对"充满爱与美的天国"的精心塑造,以及对翠翠这位"凝结爱与美的天使"的生动描摹,表现了翠翠这一集自然美与人性美于一身的完美形象。  相似文献   

19.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中最具独特风格的小说,作家将希腊艺术美与日本古典艺术美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中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观,淳朴和谐的民风民情,神圣纯洁的爱情,肉体与理性统一的青年男性美,以及富于青春活力的老年形象,均表现出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这部小说轻松明朗的艺术格调,从而实现了三岛所追求的艺术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实片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以事实为本体。“真实”最为本质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体现为一种人关怀。电视纪实片不仅要营造空间的现场感,而且还要追求时间的“零距离”。同时,电视纪实片又与艺术和美相伴而行,要处理好真实与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