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墨子作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用丰富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和平济世"的理想社会.挖掘墨子思想,寻找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对于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瑶瑶 《阅读》2016,(Z3):56-57
小夫子:同学们,你们好。国学讲堂又与大家见面啦!上次我为大家讲了《庄子·山木》中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战国初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墨子的故事。小书虫:我只知道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小夫子,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小夫子:墨子原名墨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他创立了墨家学说,提倡"兼爱"、"非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哲学家。墨子去世后,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并称为"显学",墨子学说的独特价值在社会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他的正义理论--互利的平等主义.墨子从人之初的自然状态出发,推演出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正义,而正义的具体内容就是一种道德上和利益上的平等待人.其核心思想兼爱兼利无论是作为价值目标,还是作为实现价值的手段,对墨子的正义理论都形成了强有力的辩护,墨子的正义理论不仅与儒学相比是一种更优的理论,而且其中蕴涵的"兴天下之利"的诉求,使其超越了时代的背景,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更加凸显出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墨家是先秦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派,与儒家一起在先秦并为显学。"用"是墨子哲学的根本观念,墨子等人皆来自于社会的下层,他们知道普通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才会从"民本""民生"的角度考虑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在墨家的言意观中也体现无疑。  相似文献   

8.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兼爱”,意是整体的爱、平等的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兼爱”思想恰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的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相似文献   

9.
要完整正确地理解墨子的思想,从现实需要出发,用现代语言表达,让现代人能够理解,要老百姓能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墨家和谐世界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的圣人——墨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墨家是劳动者的学派,墨学是劳动者的声音.墨学经创造性诠释和现代转型,构成中国先进文化的必要成分,是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刘刚 《职大学报》2012,(2):31-37
对等互报是墨子兼爱伦理思想的价值准则与动力机制。首先,墨子对当时所处社会的现实矛盾与冲突作了两个层次的区分:社会失序属于政治学范畴,道德沦丧属于伦理学领域,而它们都与恶性循环的回报方式密切相关。其次,在得出社会失序根源的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兼以易别",墨子将对等互报这一社会原本存在的人际交往方式纳入到兼爱伦理思想之中,并对其做了道德价值的改造与提升,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准备。最后,由于兼爱伦理的实践品格,要求墨子必须阐明兼爱原则在对等互报运行机制下,如何解决实然与应然怎样统一的实践难题,为此,墨子赋予了兼爱伦理以功利、他律、公义和普遍性多重特征。重温墨子的这些思想,对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如何建起客观、平等、公正和现代社会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在他和他众多弟子的发展传承中,墨家形成了自己迥异于其他学派的核心理念。墨家学派的核心理念有“非攻”、“兼爱”、“尚贤”、“节用”等内容,在这些理念中,“兼爱”是核心中的核心,其它的理念都围绕“兼爱”展开。  相似文献   

13.
“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这一思想的现代解读,尝试找寻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意义。“和谐世界”的构建,不仅需要中国的积极推动,更要借助多元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同时,不断完善国际法及国际机制的创设更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学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及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与儒家相对立的最大学派,并列“显学”。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节用、尚贤是根本。《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学、政治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当代价值,包括伦理、和平、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等价值和世界意义,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借鉴、效法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墨经逻辑思想的考察,离不开对墨经文本的整理和研究。西晋鲁胜《墨辩注叙》至今仍然为阅读《墨经》文本的重要参考。《道藏》本为目前可见的《墨经》最原始版本。从乾嘉学派开始,《墨经》的文本整理和研究一直在向深入开展,学者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孙诒让《墨子间诂》、高亨《墨子校诠》、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等,对于今天《墨经》的文本整理和研究非常重要。王讚源主编《墨经正读》,虽然尚存在不少“致命”缺陷,但也有许多“斩获”,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陈转青 《职大学报》2012,(5):13-16,50
关注"国家百姓之利"是墨子独特的幸福观。本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幸福目标,墨子提出兼爱、贵义、强力、尚贤等实现途径,构成了墨子幸福社会的理论体系。墨子幸福观中的兼爱互利、强力坚韧、节用等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如何追求幸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公共哲学是拯救个人的,以开化公共性的活私开公为其理念。墨子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设定大同理想社会的公共哲学始祖。他站在人民的公共立场,以民意为公共的准则,追求公利,主张兼爱的哲学。兼爱是为公共的"利他",同时也是为了个人的"利自"。兼爱即是克服活私开公的公私二元论。墨子批评该当于公的统治阶级的奢侈与浪费,为了公共的人民基本经济生活的保障,主张"节俭",这也是立足于公共性的。并且,现代公共哲学上重要的主题是和平。为了实现国际公共世界,兼爱非攻的和谐精神是必要的价值理念。墨子为了实现兼爱的大同社会,成立了墨家集团。墨家集团批评属于公的统治者的蛮行和独裁,专在扮演为民的公共利益代言的角色。墨学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世上的公利。这是与今日新上场的公共哲学在目的上的相通之处。于是,墨学是定立公共哲学的理念的学说,笔者认为墨学对公共哲学的实现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兼爱"思想一度沉寂以后,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中重新大放异彩。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工具,从讨论"兼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勾画了"兼爱"思想实现的必要和现实条件,得出结论认为:提倡和发扬墨家兼爱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合理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了墨子的忧患意识,认为墨子的忧患意识包含忧国、忧民、忧己三个层面,并对每种忧患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极具有时代的前瞻性;进一步指出墨子的忧患意识是墨子"兼爱"、"非攻"等核心思想产生的根源,并分析了墨子忧患意识产生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墨学在当今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兼爱和谐思想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指导;节用及合理消费思想是当今社会需要科学发展的重要警示;强调以逻辑为基础的科学理性精神是健全完美人格的重要保障。墨学在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人与物、人与其自身的关系诸方面,都做出了科学而合理的论断和论证,结合我们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的错误做法和行为,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和努力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