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下考古证明,大理白族,迄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从细奴罗初创(唐)南诏国到1 382年明军袭破大理总管,700年间大理曾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南诏大理文化是一个以地域为标志的复合文化指称,统摄了南诏、长和、天兴、义宁、大理几个时代相续的地方独立政权的全部文化,是云南文化史上最为精彩的篇什。虽然学界多用"南诏""南诏文化"泛指南诏大理文化,乃至扩展到指称整个云南古代文化,但还是应以"南诏大理文化"表述最妥,因其不仅可以藉此标明文化时限与特质,而且能够顾及此一文化内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无论是就云南文化的整合而言,还是就其文化内倾的特色而言,南诏大理文化都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由于材料很不充分,对历时500余年、影响贯穿古今的南诏大理文化的研究相当不够。继续发掘相关材料,并寄希望于重大的考古发现,将是未来南诏大理文化研究得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古塔、古寺观、古碑、古城址、石窟、岩画、古遗址、古墓葬等众多文物遗存,为富绕美丽的大理赢得了云南文物大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大理增添了几分神奇,吸引着众多学者和专家来大理考察探秘.长期以来大理地区的文物考古倍受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管,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大理文化》创办至今已35年.读了2014年全年的《大理文化》,感觉是神游了一遍大理的文学、文化海洋. 大理是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我国唐代所建的南诏国,宋代所建的大理国国都都设在大理.大理是曾经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已享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文化古都”的美誉.大理是一块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土地,因此,植根于这样一方沃土的《大理文化》,其历史民族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相似文献   

5.
凡论及什么是大理文化,就常听慨叹:大理文化内容太丰富,很难概括,几句话说不清楚.至于形象怎么树,品牌怎么打,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一、大理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笔者认为,大理文化的内涵应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灿烂兴盛的民族文化、辈出精粹且不可胜数的名人文化等,均在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大地上诞生演绎.大理的一切,均是"德化精神"使然,"大礼大治"致理"的"王道文化"所至.  相似文献   

6.
李静 《大理文化》2009,(3):45-46
近年来随着大理旅游的不断升温,到大理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除了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领略大理的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升大理的旅游品位.自然资源是造物主留下的,而民族文化是可以发掘、发扬的.文化是提升大理旅游品位的点睛之笔,正所谓"文化大理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7.
大理的脉络     
王峥嵘 《大理文化》2021,(3):96-112
三十年前,大理在绝大多数人想象中还是偏远的蛮荒之地,是密林和毒虫的自由天堂.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云南和大理本地的考古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理的历史认知已经逐渐有了定论,脉络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大理这个名称 大理是地名,也是国名,从历史上说,国名出现在前,地名出现在后,也就是说,当大理成为地名的时候,国已经不在了.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国名的时候,地域广阔,而当它成为地名时,所涵盖的面积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8.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2,(5):102-111
大理师范学校是苍洱艳丽夺目的奇葩,滇西历史悠久的教师摇篮,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百年中等师范学校。经苍山雨露的滋润、文化名邦的熏陶,大理师范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百年师范名校。从1905年大理女子师范学堂起算到2005年,大理师范学校伴随着时代的风雨,走过二十世纪,走完百年里程,写下了一部恢弘灿烂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王晓云 《大理文化》2010,(8):98-102
王晓云:电影与电视是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十年代的一部《五朵金花》,为大理赢来广泛声誉。今天,请三位就大理影视创作的现状、问题、出路畅所欲言,以期为大理影视创作、繁荣把把脉,找找方向。李江台长,你是影视家协会的主席,请你先谈谈大理州影视家协会的总体情况吧。  相似文献   

10.
白族是云南省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有一百多万人口,大多数聚居在大理地区.远在三千多年前,大理地区的古老居民,就已磨制石器,过着渔猎生活.大理地区曾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在祖国西南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大理文化>是云南创办较早的文化刊物之一.从创刊至今,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突出文化品位,立足大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大理文化>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办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刊物,影响了许多读者,成为"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中唯一的地州市级刊物.  相似文献   

12.
吴棠 《大理文化》2009,(3):50-54
<一代才女和艺术大师的千古绝唱--曾昭燏、李霖灿苍洱留芳>一文于2005年<大理文化>第五期首先刊出后,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的关注.尤其是她们这一代学人在艰难时世中创造的学术辉煌令人折服;曾昭燏、吴金鼎、李霖灿等人在大理留下的足迹,以及对苍洱一往亲情深的眷恋而写下的诗文,成为大理文化史上的一宗宝贵遗产,将使大理人民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3.
喜洲忆旧     
1935年元旦(农历甲戌年冬月二十六日),我生在云南大理洱海边一个所有人家全部姓杨的白族村庄——喜洲镇城北村. 喜洲,是云南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镇.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定居,从事渔业、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早在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叶榆县.隋代史万岁南征曾驻兵于此,故称史城.  相似文献   

14.
正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座落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龙泉峰麓,是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主要拍摄地。景区占地700亩,由大理国、辽国、西夏国、女真部落和摄影棚五个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影视拍摄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主题文化公园。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依托宋代建筑特点和公园主题特色,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宋代大理国市井文化""大理白族文化""金庸武侠文化"三大文化产业靓点为一体的大理的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迄今为止,已有《十全九美》《倩女幽魂》《少年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大理文化>由于坚持办刊宗旨,注重文化品位,在省内外读者中受到了好评.2005年,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从每类期刊中选出一种作为我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发展对象加以审读."<大理文化>被选为全省12种文学艺术类期刊中的重点审读刊物.7月29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办公室在大理召开了<大理文化>审读会议.会上,云南民族出版社文艺室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编审、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办公室成员、审读员李光云作了题为<谈〈大理文化〉的品位>的讲话,此讲话已刊载于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审读>第五期,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名城大理下关古镇,有一条现今在市区街道名录中已找不到其原街道名称,但在大理下关乃至滇西近代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曾是大理政治、商贸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曾为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著名街道,那就是下关仁民街.  相似文献   

17.
刘克威 《大理文化》2010,(10):89-90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说到大理,人人都夸大理是一方"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之地。这方宝地,不仅孕育了大理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大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少不了本地所产文房四宝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大理文化》2005,(5):9-11
自古以来,街市是商业的特有产物.街市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是喧嚣,生存,争斗,铜臭之类的概念.如果将商业做成一种文化,做到一种与人的心灵息息相关的境界,许多人都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但现实中的大理确确实实地有着这样的一条街,它被国内外游客亲昵地称之为古城大理洋人街.  相似文献   

19.
大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唐、宋时期是南诏和大理国的都城、云南省的政治中心,元、明、清时期是滇西的重镇,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相似文献   

20.
吴裕成 《大理文化》2013,(11):79-80
大理是一部大书。云南腹地的山重水复,南诏国大理同的时光流转,美石纹似水墨,三塔状若诗笔……大理这部书让人赏心悦目,开卷难掩,何况心目流连之际.还能有一位导读者——徐霞客,明代旅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