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知与行的范畴定义不同。王阳明从道德哲学的层面上对“知”和“行”进行重新界说。王阳明认为在表象的道德生活世界之上,存在一个道德的知行本体,正是这个道德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的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能否合乎天理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关键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本体的关键在于“知的本体”。  相似文献   

2.
李敏 《考试周刊》2010,(24):213-21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又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具体而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上“善”。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近代特色。这种近代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历史观上否定“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主张历史规律随历史事实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在体用(本末)观上既主张学习西方的具体方法,又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基本原则;三是知行观上的“知”包括了近代科学的内容“,行”突破了传统的道德践履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不仅仅停留在言说和思想运作层面,更含有丰厚的"践履育德"思想资源。践履育德的关键在于"励躬行""真践履",是主体在充分理解体悟道德原则基础上的"觉行"。先哲贵"行"重"践履"的知行观为践履育德思想奠定了世界观的坚实基础,同时践履育德思想本质上也是"德者,得也"概念的自然延伸。丰富的"人伦日用"践履育德思想资源,可以在教化方式的内隐性、教化手段的感染性和日常教化的情感性方面,为解决当前"生活化"不足的践行困境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5.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3):95-98,118
周敦颐在理论上创立了儒学宇宙本体论和道德本体论,为宋明理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实践上,他一生积极追求儒家价值理想,自觉践履儒家道德原则,彰显出儒家君子人格风范,为有宋以来儒家士大夫树立了一座道德人格丰碑,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人格理论和实践模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在理论上创立了儒学宇宙本体论和道德本体论,为宋明理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实践上,他一生积极追求儒家价值理想,自觉践履儒家道德原则,彰显出儒家君子人格风范,为有宋以来儒家士大夫树立了一座道德人格丰碑,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人格理论和实践模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儒家的修养理论独具特色,其学者站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强调修身为本。提出学习是修身的基础,重视自省和克己,倡导慎独和践履。回顾和梳理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对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元代许衡和明代丘浚治世思想的研究,认为儒学演变的动力和生成模式其实是一个立体化的模式,儒家的治世思想是其发展核心动力,所谓"治世"不仅指的是主体自身的物质改善的不断提升,而且还指儒学的超越性、包容性以及开放性,它不仅超越地域文化的阻碍,而且还融合了种族之别,超越"华夷之辨"的意识形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外向辐射。这个模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神道设教,二是世风浸润,三是知行践履。研究儒家的演变动力和意义生成的立体模式有助于当下的文化传统重构和民族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9.
朱熹德育知行观是对先秦儒家及二程的德育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朱熹德育知行观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贵知、重行和知行相须的德育方法上。朱熹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高校德育要深化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要加强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做到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0.
知行分离是指在道德生活中主体对道德知识性的把握与实践性的表达之间的脱节乃至相悖,即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分离。在当代大学生道德生活中存在不知而行、知而不行、低知高行、高知低行、知行相悖等知行分离现象,弱化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索知行分离的产生根源、寻求解决之策,是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 ,指知识、知觉、思想、认识 ;行 ,指行为、行动、践履、实践。明代哲学家王守仁 (王阳明 )提出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1 ] (传习录上 ) “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行  相似文献   

12.
明代著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张以知为行,以知代行;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炼”、知而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而后知,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可为我们提供一份吸收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年轻时学习阳明学,信奉"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后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陶行知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行知行"的过程,随之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师承杜威,他的"行知行"理论属于实用主义哲学认识论范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是一个道德修养范畴的理论,"知行合一"立足于传统儒学的体用论。"行知行"理论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扬弃,它借鉴的仅仅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字面表述,所以陶行知对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批判只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行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14.
纵观知行观的历史演进,知行关系问题是知行观的核心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来纠正教育中知行关系所谓的先后、难易、轻重、动静问题,从而使教育者的知与行、学习者的知与行以及互动型的知与行达到教育情景中的“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道德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践履,在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必须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宋明时期,知行关系成为理学家关注的焦点,从“知先行后”到“知行合一”,知行及知行关系被理学家赋予积极的道德内涵。由知行关系到格物致知,理学家同样赋予格物致知以丰富的道德意蕴,并把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必要手段。理学家的知行观,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对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重视知行关系道德价值的同时,却漠视了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明朝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及良知,"行"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道"之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使教学工作与正确的精神教育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教育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只重形式 ,不重效果 ;重道德理论知识传授 ,忽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践履 ;违背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忽视传统道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宋代士大夫对道德理性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宋以后,在儒学复兴和重整纲常的时代氛围中,宋代士大夫,特别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为了重建人的哲学,通过对理欲、义利等方面的论述,以及行为上的自觉践履,进一步高扬和深化了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处体认天理”是明代哲学家湛若水的道德修养论,其内容包括知行并进、动静合一、勿忘勿助等。他的道德修养学说的优点表现在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合一、民主精神、积极入世的姿态等方面,又具有修养学说的哲学基础自相矛盾、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貌合神离、道德主体和客体真实关系模糊难辨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