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复习历来提倡回归课本.一方面,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课本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命题人创作高考试题的园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内容,激发着命题人的灵感.因此,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习题。或是由课本例习题经过适当改编而成的.高考命题追求创新。创新可以推陈。推陈意在创新.下面以2006年高考中几道推陈出新题为例,领悟高考命题人思想的精彩,并从中探索回归课本复习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的高考中,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高考试题屡见不鲜.今年高考广东卷理20(文18)题便是这一类型的试题,下面我们对这一试题进行探讨. 1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3.
<正>"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由课本例题改编而成的高考题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2007年高考陕西卷理15题就是这一类型的试题.下面笔者对此题作一些探析,借此引起大家对课本例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芝平 《中国考试》2007,(10):21-24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每年高考结束,我们都会发现:“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即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课本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背景,实践证明。以课本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不仅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而且是提高成绩的非常有效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高考命题的源泉.高考试题一直注重在课本中选材,对中学数学的教与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分析从课本题到高考题可知,当今教学应回归课本,认真研读教材,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6.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高考试题一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认真研究“两纲”,才能把握高考的“脉”。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7,(12):217-218
伴随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命题也逐渐表现出了回归课本的现象。对于数学高考复习而言,现下还具有脱离开课本内容以及曲解课标等现象。因此,要认真分析数学高考复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重视基础,回归课本;重视通性及方法的提炼;重视对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0.
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向来有“依据课本”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源于课本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的试题数量和分值都达到了较高的比例.尽管高考命题也有“不拘泥于课本”的说法,但由于课本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最科学、最规范的蓝本,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向今年高考物理试题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考题将注意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关注课本的内容。但不会简单机械地引用,而是改头换面、有机组合或引伸开拓。1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与物理课本1.1 将课本中的习题、例题改头换面第19题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  相似文献   

12.
数学高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例题、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而且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应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13.
高考命题体现"植根于教材,来源于课本,着眼于提高"的原则,本文以圆锥曲线的复习为例,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深入研究课本典型例题、习题及其引申、演变.高考圆锥曲线模块知识点:定义与方程、轨迹、定点、定值、最值、共线等.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高考复习中,我们要以课本为依据,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回归课本,吃透教材,那么,为什么要回归课本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课本,在高考备考中处于两难的境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课本也有大玄机,闵长春老师的《回归课本,吃透教材》一文会让你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高考与课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甘学军 《高中生》2013,(6):20-21
教材丰富的内涵是编拟高考数学试题的源泉.高考数学试题大都是由课本例题、习题或阅读材料经过加工、变形、重组、延伸和拓展而成.如2012年高考湖南文科卷第17题就取材于课本,经过加工改造后又高于课本,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指导思想.高考真题(2012年高考湖南文科卷第17题)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  相似文献   

17.
课本中的例题具有示范性、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通过对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探究,简洁明了地解决了一类高考试题和竞赛试题,实现课本与高考对接,与竞赛对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为学生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课本中的例题具有示范性、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通过对课本中一道例题的探究,简洁明了地解决了一类高考试题和竞赛试题,实现课本与高考对接,与竞赛对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为学生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由课本习题改造的一组高考试题的分析 ,指出高考试题很多是课本习题的再现、引申、改造 ,告诫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本知识 ,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夯实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考在做好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要以中学课本中的相关实验内容、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为据,不断挖掘课本的价值功能,创设开放型实验情境,进行实验的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实验能力,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在高考实验复习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