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注意代表元素 构成集合的元素有明确的意义.如:对描述法表示的代表元素是数集还是点集,若理解不准确,会导致错解.因此,在解集合问题时,首先应根据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属性,准确地把握集合的内涵,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研究函数的工具,也是高考必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学习集合最关键的是要吃透概念,才能避免因概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而造成的解题失误,  相似文献   

3.
一、注意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数(数轴上的点)、有序实数对(坐标平面上的点)、直线、二次曲线等等.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掌握集合概念的基本要求,是进行集合运算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初、高中教材之间的跨度大,因此搞好高中数学起始部分即集合知识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高一同学因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对集合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解题时考虑不周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往往不能把给出的集合表达式转化成相关的数学知识,致使解题半途而废.针对这个薄弱环节,本文提出以下注意点.  相似文献   

5.
1.认清集合的元素 集合,由元素构成,认清元素,对于处理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认识集合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7.
注意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要素 (1)确定性 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或在这个集合中,或不在这个集合中,这是集合的最基本特征,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我们班中个子比较高的同学”、“优秀的运动员”等都不是集合.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中的集合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的学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避免无谓失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集合学习中关注几个地方,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一、几个注意点1.注意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集合中的元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中的集合概念及其基本运算的学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避免无谓失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集合学习中关注几个地方,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集合足高巾数学最基本而义最重婴的丛础知识,有关集合的问题往往具有概念性强、涉及面广大、解法灵活等特点,因而必须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化.本对六个问题做简要指点.  相似文献   

11.
1.注意区分数集与点集 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一般形式为{x|p),其中x称为“代表元素”,P称为“公共属性”.要确定一个集合中的元素,首先要看代表元素.  相似文献   

12.
集合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且,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语言和一种工具,集合的知识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然而,由于集合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初学者往往感到难以适应,常常因为概念理解上的偏差等原因而造成解题失误,进而影响对新知识的掌握。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注意点,希望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集合内容主要包括集合的概念与性质、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分析其特点,选择解题方法,避免解题错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初学集合时,学生因对概念和运算理解不深刻,造成解题不正确。本文就集合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语言和一种工具,它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然而,由于集合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初学者往往感到难以适应,常常因为概念理解上的偏差等原因而造成解题失误。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注意点,希望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集合是高一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研究函数的工具,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必须认真学习好.那么怎样学习好集合呢?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引入集合的概念后 ,集合的知识不断向各个方面渗透 .渗透的主要形式是 :用集合的概念和性质来表示其他数学问题 .由于学生对集合的知识掌握不是很全面 ,所以使他们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从而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例说明如何“剥去集合的外衣” ,把用集合语言叙述的数学问题等价地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问题 ,再利用相关的知识来加以解决 .例 1 已知两复数集合A =z||z -2|≤ 2 ,B=z|z =z1 2 i+b,z1 ∈A ,b∈R .( 1)若A ∩B = ,求b的值 ;( 2 )若A∩B =B ,求b的值 .分析 这是一个用集合语言叙述的复数问题 .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