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摊法”又称“切割法”,是用来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微粒数目的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处于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处于面心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有,  相似文献   

2.
ZnS∶C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乳液法制备出ZnS∶Cu纳米微粒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动态光散射 (DLS)测试结果表明 ,所得微粒粒径为 2~ 8nm .XRD结果表明 ,ZnS∶Cu纳米微粒为立方晶型结构 ,与体材料ZnS的晶型结构一致 ;在紫外吸收光谱中 ,ZnS∶Cu纳米微粒吸收峰蓝移 .发射光谱表明ZnS∶Cu纳米微粒产生一个位于 482nm的绿色发射带  相似文献   

3.
以微粒观中“微粒间相互作用”教学为例,探索在教学中通过“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建构微粒观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抓好"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分子"的教学,是搞好化学教学的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初三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不宜直接提出建立物质微粒观的任务,只能关注物质微粒观的奠基、形成和应用。概括了物质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讨论了如何为物质微粒观的形成奠定基础,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分子"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培养学生微粒观角度构建“分子与原子”的实验教学设计,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验创新教学两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依据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对微粒观培养的教学活动设计由浅入深,通过感受微粒存在、认识微粒性质、明晰微观视角、升华微粒情感等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构建微粒模型,逐步建立和提高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微粒流在环境空气中的自由下落是气固两相流新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微粒流自由下降过程中,环境空气被下落运动的微粒流卷吸到微粒流场中形成微粒羽状流,并伴随着散射飘尘的产生,从而使得工作场合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微粒流的下降高度、质量流量、微粒粒径、微粒密度等物理参数的变化对在微粒流自由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卷吸空气量的影响,同时展示和分析了微粒粉尘和卷吸空气进行量化和模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水     
构成物质构成原子构成分解为分子葑↑↑课标导航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4.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5.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要点解析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有以下关系:(2)分子、原子均为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微粒示意图可判断分子或原子,由构成物质微粒的示意图,可判断物质的类别。方法:首先观察示意图中的微粒是否相同,相同的为纯净物,不同的为混合物;其次…  相似文献   

8.
曹力 《化学教与学》2013,(8):60-62,16
初中生微粒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统筹安排和系统设计,确定每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微粒观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的知识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微粒观。文章系统设计了微粒观形成的各阶段学习要求;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微粒观的知识体系;举例说明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的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4)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核心是微粒作用观,即不同层次的微粒本身是有结构的,微粒结构就是内部微粒间作用的结果;物质变化是微粒间的“强”…  相似文献   

10.
朱堂标 《考试周刊》2011,(7):173-174
微粒观点是化学体系的基石,是处理化学问题的有力手段。要让学生建立微粒观点,科学的途径是结合学习进程.运用微粒观点对有关概念、基本计算、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体验到微粒观点的巨大魅力,从而逐步建立起微粒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由探讨根据微粒的结构式求微粒的总键级数 ,根据微粒的分子式求微粒的总键级数这两个问题入手 ,提出了运用键级写微粒结构式方法 ,使得写含氧酸及含氧酸根离子的结构式及有机结构的推断等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粒观是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结合鲁教版教材的"微粒观构建的认识与实践"知识内容,可以发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设置十分注重微粒观的构建,凸显化学学科的微粒世界,让学生在从浅入深的学习中逐步建立微粒观念,形成微粒思维方式.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微粒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微粒观构建的认识与实践"教学活动,激...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习题的求解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电子数微粒的判断。对这些特殊电子数微粒的判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一、电子数为2、10、18的微粒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则2、10、18个电子数的微粒就有可能是原子,分子和离子。1.2电子微粒原子:H e分子:H2离子:H-、Li 、Be2 2.10电子微粒原子:N e分子:由于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电子数偏少,作为化合物,应优先从氢化物去考虑。假设某氢化物分子式为H nR,则该电子的数字化表示式为n (10-n);即当n值从1到4变化时,R原子中电子数应从9个降为6个,这样10电子的分子就有:H …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微粒间作用力”之《化学键》的课堂教学为例,从能量观和微粒观方面进行了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微粒观主要内容的归纳,揭示了微粒观对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苏教版《化学1》的专题1的教材内容、初中阶段微粒观的教学及高中对微粒观的学习要求,提出用微粒观引领专题1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微粒观,引导学生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建构化学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16.
微粒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通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复杂搜索空间中的最优区域。本文介绍了微粒群算法的产生,标准微粒群算法及流程,算法参数.围绕微粒群算法的改进形式,算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微粒群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溶液中的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的问题比较复杂。为了避免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出现科学性错误,以弱酸的酸式盐为例,提出了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混合后的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简称TPN)中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我们采用显微镜微孔滤膜法,对混合前各药品、一次性静脉输液袋以及入袋混合配制后的TPN液之中不溶性微粒计数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前、后样品的微粒以≥10μm以上为多,占70%;混合后溶液的微粒数比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袋中多,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说明各所测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限度要求,阐述了复配TPN液时应严格操作,减少微粒污染,同时严格控制药品和一次性静脉输液袋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7,(5):11-17
基于微粒群算法进化思想提出的二阶微粒群算法,从理论上分析此算法可以提高其性能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运用递归方程分析微粒运动轨迹的位置和速度,推导出微粒的轨迹与速度收敛条件,然后选取两组参数用MATLAB仿真验证其合理性.最后利用4个测试函数与标准微粒群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阶微粒群算法能够更快更好地收敛于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20.
盛莉 《广西教育》2023,(16):69-72
本文对建立微粒观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为例,从情境体验、实验论证、模型认知、对比分析、梯度训练几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由浅表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在递进式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建立微粒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