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抑制是一种对无关信息进行阻止和压抑的认知加工过程,是语言理解中不可缺少的认知机制。抑制现象发生在词汇、篇章和修辞性语言等多个层面,它影响语言的理解过程。该文通过对抑制机制的认知阐释和作用分析,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抑制机制,学生的培养和抑制能力,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并列中英双语者在隐喻理解中的强化和抑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跨语言启动效应实验与隐喻理解中强化和抑制机制作用的正启动和负启动实验相结合,考查作为一般认知机制的强化和抑制机制在双语者理解隐喻中的作用,以及在双语者的大脑中两种语言的隐喻是共享同一个概念表征还是各有其独立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强化和抑制机制在双语者理解一语和二语的隐喻过程中同样发挥作用。喻体中与隐喻有关的本义特征受到强化,喻体中与隐喻无关的本义特征会受到抑制。在跨语言的情况下(英- 中,中- 英)也发现了强化和抑制机制的作用,并且跨语言和同语言情况下对探测句的正启动和负启动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双语者大脑中,两种语言的隐喻在概念层面为共享表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汉英语言中有许多惯用语用到了颜色词.但这些颜色词大多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本文运用Lakoff&Johnson关于惯用语产生的认知机制的观点,试分析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常规知识等三种认知机制在惯用语中颜色词的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创造和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掌握隐喻工作的认知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思雏能力和隐喻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正确理解运用隐喻性语言,掌握隐喻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基础,其认知机制和理据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与思路。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加强基本范畴词的教学,启发学生利用隐喻的认知机制来理解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和创造,同时注意隐喻的文化性,比较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培养学生隐喻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来源于人类的行为体验和思维活动,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语篇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语篇意义建构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认知的角度赏析语篇及语篇中部分语言现象的构建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机制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概念隐喻角度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其跨域映射的认知机制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对隐喻性词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加强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抑制机制、理想认知模型和相邻/相似性作为语言理解中的重要加工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尝试揭示这三者在会话含义推导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会话含义推理的整合模式,以期能对会话含义的解读做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在言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语用推理的认知及语言的运用等语用能力,可以了解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和推理运作机制,促进外语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话语理解过程是一个语境选择的过程,是认知主体对语境假设不断推理的认知心理过程.话语理解的关键在于听者利用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和社会心理表征三种推导机制,以最小的努力寻求语境与话语的最佳关联.CET4语料分析表明,学习者的话语理解能力不仅与语言知识而且与语用推理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