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硫磺洞子沟硼铁在矿区内,靠近辽河期花岗岩的里尔峪组下部,发现了含磁铁硼镁石蛇纹岩和金云透闪岩层,并在其中发现了3个铁硼矿体,探讨其地质特征对于分析成矿条件十分重要。区域成矿条件的分析,对于外围找矿、以及以后类似矿山找矿,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磊  颜自给  唐平贞 《大众科技》2012,(1):206-208,201
大冲金银矿床位于桂东南云开区五个金(银)矿集中区之一的石窝(石科)变质岩地区,产在叠加有早期基底剥离断层的燕山期脆性断层中,最终定位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花岗斑岩类岩浆。金银矿有用组分中,部分银以银黝铜矿形式赋存,金和另一部分银主要以碲化物形式赋存。文章还从岩石矿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参数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3.
白云荒甸子金银矿床位于辽东金矿化集中区青城子矿田北东部。文章通过对白云荒甸子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主矿体70号金脉带地质特征的阐述,说明金矿体与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牧牛钨矿为新发现的大型钨矿,在北方较为罕见。该矿位于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体东侧,早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广泛分布,断裂构造和北西向韧性剪切带较发育。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为SiO2和Ai2O3过饱和的酸性岩浆岩,由吕梁期花岗岩重熔而成,属壳源成因。牧牛钨矿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其形成与印支期韩家岭花岗岩有关,且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钨矿的成矿温度在275~400°之间,属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靠山屯铜多金属矿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脊成矿带内,这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区。文章阐述了区域地质特征及矿区地质特征,解析了铜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根据八河川老人沟铁矿详查报告结果显示,本区共发现12条矿体,其中7条为矽卡岩型磁铁矿,5条为鞍山式铁矿。鞍山式铁矿产于鞍山群通什村组,呈孤岛状残留体零星分布在混合花岗岩。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燕山期岩浆岩和辽河群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共生矿产有钼、铜等多金属矿。宽甸地区矿产丰富,分布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仅铁矿一种,太古宇鞍山群、远古宇辽河群及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的矽卡岩均有铁矿形成。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因,对于明确找矿目标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矿床的分布千差万别,矿种、矿床类型亦是各种各样。然而,自经济地质学-矿床学诞生以来,人们就逐渐认识到矿床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制约,受控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与地壳及岩石圈发展演化相关联。随着近30多年来矿床地质学的发展,特别是区域成矿学、大地构造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人们对矿床在时、空四维空间的分布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相继提出了矿床成矿系列矿化集中区、金属矿床成矿省成矿模式、层控矿床、三源成矿、大型和特大型矿床偏在性等理论概念,拓宽了矿床研究的范围,增强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地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东宽甸大西岔地区三道沟-头道沟铁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阐述了该区铁矿的成因类型,即变质铁硅建造铁矿,主要产于赋存于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一段地层中,矿体围岩为一套中等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总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为铁矿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胶东地区金矿集中,随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该地区探明了大批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金矿床,地质储量可达千吨。本文在分析近几年胶东地区金成矿带深部地质勘查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胶东金矿集中区深部成矿的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找矿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洪泥沟铁锌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辽河断陷法库断凸。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浅析辽宁省法库县洪泥沟铁矿特征及成矿机制,以此为该区域上寻找相似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丹东五龙金矿田是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花岗斑岩型为辅的大型金矿田[1],金矿体呈脉状产出于大面积混合花岗岩中,与残留的辽河群地层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Ⅰ、Ⅱ、Ⅲ花岗斑岩脉带控制,矿体定位于近南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中,与细粒闪长岩伴生.文章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结合多年野外地质找矿实践,总结了矿田的金矿成矿规律,预测了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侧,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接触带,部分产于泥盆系地层构造发育部位,本文在对典型矿体进行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围岩蚀变及分带、成矿期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强度与不同围岩蚀变类型的叠加呈正相关性,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解剖,从岩体到围岩将矽卡岩依次划分为三个带:即钙铝榴石—透辉石化带→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进一步查明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为矿化最强烈,可作为找矿标志。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将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碳酸盐—萤石期→表生期,其中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作用呈现了多阶段的特点。结合岩体地球化学、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成果,本次工作总结了薄竹山菖蒲塘矿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该模式对研究区的找矿突破和潜力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奥鲁卡提河矿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和变质作用,为区内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条件。成矿位置处于大兴安岭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带,呼中—塔源铜铅锌有色金属成矿区,区域成矿地质构造条件较好。岩浆及火山活动频繁,为铜多金属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及热动力,龙江和光华期是重要的成矿期,矿体主要与光华和龙江期火山岩有关。旨在通过对该矿区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行探讨研究,为今后的找矿、探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西二道沟金矿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特征矿物以及硫同位素地质化学特征论述,说明了金矿经历了含矿热液形成期,改造期和定位期三个成矿期,为岩浆热液交代型金矿,用图示表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塔河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最后归纳了金、铜矿的成矿模式。指出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三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提出了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塔河金、铜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最后归纳了金、铜矿的成矿模式。指出金、铜矿是壳幔源混合岩浆经一定分异作用后,三次侵位固结成岩。在第一侵入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矿体,在第二侵入期花岗闪长斑岩周围形成铜矿体。本文提出了金、铜矿分别是不同成矿期、不同成因类型产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对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基础上,主要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发展性、带动性、适应性、难易性、环保性、社会效益性为基准提出适合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采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出江北产业集中区未来应发展的主导产业,为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莲花山铜矿床是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脉状矿床.成矿岩体为分异晚期的斜长花岗岩.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成矿元素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银、锌和镉,成矿期可分为5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类型: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阿里河-加格达奇地区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发育多处自然重砂异常和1∶20万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发现了多处黑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矿(化)点,结合该地区构造期次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该地区的地层和侵入岩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质构造环境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块构造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关地质技术和测年方法,研究了浙江构造-岩浆演化轨迹,重新划分了浙江构造地质单元,剖析各个构造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背景,识别成矿地质构造单元。再以成矿地质构造单元为对象,深入解剖成矿地质构造单元的成矿期和成矿作用类型等,建立成矿系列模式与找矿模型,并提出勘查技术路线,实现找矿技术的创新和找矿成果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