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的书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书信研究开拓了沈从文研究的新领地,同时可能成为未来沈从文研究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生长点。其中作家关系、文学价值、学术价值等应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时,应从文本细读出发,整体观照,同时参阅他人的文字材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老舍是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但他的专业“写家”远没有从教时间长。青岛是老舍任教时间仅次于英国伦敦和济南的城市。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在青岛几所中学的讲演、在青岛发表的教育文章,以及他对子女、对儿童、对教员生活的深切关注,折射出一种宗教式、不乏幽默、深邃苍凉的教育情怀,为青岛教育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老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4日含冤而死。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特撰此文,寄托哀思。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用小说、散文所营造的“湘西世界”,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沈从文1931—1933在青岛两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他文学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青岛,他进入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了从文学起步阶段向鼎盛时期的转变,创作、构思了他的代表作《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且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统照在青岛工作、生活了近30年。在他大量的文学作品里,有许多在青岛、写青岛的诗文,以及反映其教师生涯、教育思考的力作。王统照在旅欧期间对教育进行了专门考察,美育是王统照最重要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5.
纪念沈从文     
关于沈从文先生,有许多话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我姑姑快退休了,突发奇想要写电影剧本,说写就写,是写画家司徒乔。我至今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反正是兴冲冲地写了,写完,也没地方发表,更谈不上谁愿  相似文献   

6.
1934年6月,萧红逃脱日伪的恐怖威胁,随萧军从哈尔滨流亡到青岛,开始其短促一生中仅有的一段宁静、安稳、富有创作力的生活。在青岛,萧红完成了成名作《生死场》,萧红的名字成为青岛的文化印记。11月,青岛政治环境恶化,萧红离别青岛,与萧军赴上海投奔鲁迅。此后萧红再未回青岛。1936年萧红为平复与萧军情感的裂痕东渡日本,其间与在青岛的萧军有15封两地书信。由于诸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萧红与萧军最终分道扬镳。1938年萧军辗转秦晋,后到延安。1942年萧红病殁香港。  相似文献   

7.
《红领巾》2008,(3):12-17
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位总理。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追忆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先生诞辰110周年,10月9~11日,在陈老家乡——浙江省上虞市以陈老名字命名的鹤琴幼儿园隆重举行了浙江省纪念陈鹤琴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会长丁碧英致开幕词,浙江省教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鬼才”的沈从文,一生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面对严峻的现实,他没有倒下,而是笑对人生,热情地拥抱生活……  相似文献   

10.
姚可欣 《文教资料》2014,(36):70-71
沈从文写作《边城》是为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即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其文章中体现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宋春舫是中国早期戏剧理论代表人物,对“五四”新文化戏剧运动卓有贡献。宋春舫自1925年因病旅寓青岛后,其人生的四分之一时间在青岛度过。作为中国著名的藏书家,宋春舫建在青岛以世界戏剧书籍为主的藏书楼“褐木庐”,是青岛的文化磁场。作为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宋春舫在青岛倡导建立海洋研究所,是青岛水族馆的发起人和捐建者。  相似文献   

12.
《神州学人》2008,(4):20-20
3月5日下午,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举行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和他为党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追忆他的崇高品德和光辉人格。  相似文献   

13.
这套丛书由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宁波市教育局华长慧局长、中央教科所宋恩荣研究员联合主编,宁波教科所所长喻立森教授任执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十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杨贤江论“全人生指导”文选》、《杨贤江传记》、《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伟大的一生不朽的业绩——杨贤江生  相似文献   

14.
张友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早年赴京华求学,与鲁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青岛是他30年代中学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在青岛他翻译出版了外国名著《茵梦湖》,世界文学翻译自此成为其一生的事业追求。晚年张友松从文坛上彻底消失,他隐居成都,以致无人忆起张友松开启世界文化之窗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狄更斯的艺术品格,论述了狄更斯直面社会的人生方针。他把文学创作当做干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他对待世事,具有鲜明的爱憎;他是时代的预言家,大众娱乐的提供者,英国民族精神的表现者、重塑者。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公平观主要涉及历史公平、分配公平、政治权利公平、用人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他认为,实现历史公平,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分配公平,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部分先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中央调控作用;实现政治权利公平,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特权和腐败;实现用人公平,要推进干部年轻化,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实现教育公平,要恢复高考,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的公平观,对于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公平观主要涉及历史公平、分配公平、政治权利公平、用人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他认为,实现历史公平,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分配公平,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部分先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中央调控作用;实现政治权利公平,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特权和腐败;实现用人公平,要推进干部年轻化,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实现教育公平,要恢复高考,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的公平观,对于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从切身的经历中形成了歌颂人的原始野性和生命强力的内容,企图建立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对现代文明中道德沦丧的人性的疗救。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