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儿童阶段是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不仅对后续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对一个人的社会化及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学阶段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阐述了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适应不良的含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学习适应不良也是慢慢形成的。儿童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小学学习适应不良关系密切,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提高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3.
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了解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培养儿童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娟  张丽 《教育导刊》2005,(12):23-24
自我控制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现在已有许多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不只是智商高低的问题,而更多地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品刚 《考试周刊》2009,(35):234-235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意义、内涵、结构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童年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很大.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咨询师在学校心理个体咨询辅导中发现,外显的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意识发展不良引发的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内隐的是儿童母亲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给儿童心理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将儿童母亲情绪管理的改善作为切入点进行心理支持,将使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儿童时期形成的优良自控能力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从自我控制的结构及发生机制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8.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方面。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控制能力。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金芳 《幼儿教育》2004,(1):12-12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人格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成份。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遵守规则,抑制冲动,忍受挫折,抵制诱惑,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儿童自控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又是儿童自我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人类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是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指标,是人成功地适应社会所必备的条件。儿童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儿童的个性、情感、行为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个体今后自我控制能力的…  相似文献   

11.
试析父母因素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控制能力是构成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目标。父母的影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父母的个性、控制模式、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文化程度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的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我控制力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对自己心理以及行为的主动掌握,而本文所指的幼儿自我控制力是幼儿对自我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它对儿童社会化及人格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从该阶段幼儿的自我控制力特点出发,研究家长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避免家长走进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儿童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在应对具体的情景时监督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能力。它是儿童确定某种具体情景,衡量自己行为后果,然后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的总和。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根据社会标准和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儿童成功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工具,也是个体逐渐走向自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其次,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而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  相似文献   

14.
自我控制是个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唐氏综合症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自我控制发展水平较低.文章介绍了唐氏综合症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在动机水平上与普通儿童相比,其生存环境存在差异并且在情感控制能力方面较差等特点,进而提出了一些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良好的学校秩序并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学校纪律的基本目标。认知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别从认知、情绪和行为角度论证了教师不同的纪律方式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为建立促进儿童自我控制的学校纪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及特点1岁以前儿童的一切行动依赖成人并通过成人来实现 ,这时儿童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1— 3岁的儿童出现独立性需要 ,伴随自我认识的发展 ,“动机性表象”产生 ,使他们摆脱当前具体情境 ,同时开始出现脱离成人控制和调节的行动。 1— 3岁儿童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自己来干”的动作上 ,但这一阶段儿童还是需要在和成人共同活动中行动 ,其自我控制开始萌芽。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控制在 3— 4岁时还不明显 ,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 4— 5岁 ,5— 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但幼儿的自我控…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自我控制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影响着儿童的学习、品德、情绪等,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生理和心理水平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也应具有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以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青少年行为问卷》,探讨了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被试为645名藏族中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其问题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即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之间呈负相关,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其问题行为有预测作用,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其问题行为就越少。因此,要高度重视藏族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展,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藏族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兰英 《山东教育》2005,(18):61-62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所表现出行为的一致性。有实验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了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自我情感体验也发生于3岁左右。伴随着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产生,学前期儿童的自尊也随之出现。而家庭是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社会载体,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都有形或无形地在对子女和其他年幼者施加着影响。对于处在3~6岁发展阶段的儿童,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