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雁 《化学教学》2012,(1):38-39
将常见酸、碱、盐的鉴别与"厨房中的化学"、化肥的鉴别联系起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屠敏 《生物学教学》2009,34(10):23-24
“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学生敏感、害羞的内容。本文基于学生的困惑,对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2):167-168
以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人的生殖"一节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在课上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殖过程,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以人的生殖课堂教学实录为例,阐述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超出课前预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 教学设计思想 “人的生殖”历来都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部分教师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觉得羞于启齿,所以选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能够大大方方地讲科学知识的教师也时常担心自己会变成“教唆犯”,担心原本对该方面无知的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过分的兴趣,所以就选择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目前从各种渠道了解的关于人的生殖方面的知识并不少,这些知识不但科学性参差不齐,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往往使得学生只了解生理知识,而在性道德、情感以及生殖保健等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非常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学生的认识进行了提高和升华,将生理课扩充为感悟生命的诞生,将落脚点置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人类生殖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的奉献和牺牲,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新生命的影响,以及过于轻率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采用信息技术整合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知道人类生殖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达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9,(8):70-71
分析北师版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中的重难点,阐明教学目标,具体说明"植物的生殖方式"利用实物、视频、学生实际操作及故事演绎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生殖方式"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将指数幂的拓展过程放在数系扩充的大背景下,类比初中正整数指数幂到整数指数幂的拓展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从整数指数幂到有理数指数幂再到实数指数幂的拓展过程,建立拓展指数幂的整体架构,理解数学运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教材和学生存在的某些问题,为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案的需要,分别基于化学史实、百度词条与实验、“分类”理论和“演魔术破巫术”,设计了四种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杨秀梅 《生物学教学》2010,35(12):34-35
在"免疫调节"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设教学情境,以"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小组协作"为学习的基本形式,体现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的四大要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建构。  相似文献   

11.
疑者,问题也。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开端,是点燃学生思维的一根导火线,也是驱动学生探索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会问,“问得巧”能使得师生思维产生“同频共振”,增进师生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驱动学生积极参与。“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是问题设计的高境界,以下是笔者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谋求手段的一节教学设计,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学"人的生殖"前科学概念及其来源,并提出转化前科学概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教材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图表分析、“看图说话”、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结构模型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特异性免疫知识网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重在学生的发展。即尊重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回忆起自己的教学经历,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真实地感受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语文课应关注什么?究竟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下面我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本课是上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二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认知这一概念时的最大障碍在于其抽象性,同时"物质的量"、"摩尔"等具有混淆性的新名词的集中出现,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本课设计从计量思想方法回顾、集合体方法采用、集合体量的确定、物理量的规定、微粒数和物质的量的转化等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引导下逐渐形成对抽象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人教版·高二化学·第四章·第四节·第一部分系原电池教学内容。原电池原理是教学、学习重点,构成条件是教学、学习难点。由于本部分知识抽象,故成为教学、学习的瓶颈。因此,本节教学应  相似文献   

19.
1教材依据 山东科技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 2设计思想 本课时教学主要包含3部分内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含义、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在本节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知识,所以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就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教学切入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的猪肝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实验”为情景主线,引用假说演绎法,依据实验现象,假设其细胞内有催化物质,运用对照实验探究其真伪,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掌握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利用小组讨论、协同实验、跨越活动、游戏通关和家庭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理解酶的催化作用,认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