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停"这个字,即"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所以,"亭"是供人们停顿、歇脚和休息的地方。驿道,是用来让人们赶路的,而亭子却是供人们停下来歇脚的地方。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这不是有碍于人们赶路吗?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  相似文献   

2.
OIC原则指出,一个行为如果是人们的义务,那么该行为就是人们能够完成的。相应地也可以说,当一个行为是人们不能够完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人们的义务。根据该原则,"义务"应该在关于人们"能够"做的行为的考察中诞生,而不是根据"美德"来制定。实际上,"美德"并不先于在OIC原则支配下的"义务"而产生,反而是在人们履行"义务"并进而对行为予以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根据OIC原则,当当事人"不能够"时,原义务就已然终止,这时需要根据人们是否过失或者故意导致"不能够"的发生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并且以当前人们"能够"做的事情为基础确定新的义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认可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操作,那么这恰恰也证明OIC原则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山寨"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更在网络风靡一时.人们从最早的"山寨手机"衍生到现在的"山寨电视"、"山寨明星",甚而产生"山寨文化",其根本因为在于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所产生的一种本能的需求和升华,其特点在于"复制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无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山寨文化"的产生来自于人们心中受到压抑的未被满足的愿望;"山寨文化"又是人们想快速成功的一个梦;"山寨文化"使"草根阶层"缓解了生存压力,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4.
【小引】记得未抓"经济建设"的前些年,人们相见大多以"你吃饭了吗"作为问候语,说明那时人们所关注的是"温饱问题"。现在人们聚在一块,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你上网了吗",说明当前人们所关注的是"信息问题"。的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已达1.03亿,  相似文献   

5.
月亮与星星     
《生活教育》2008,(3):62-62
现在大家都知道星星比月亮大。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一直认为月亮比星星大。为了表明月亮和星星的关系,人们特意在"月亮"前面加一个"大"字,谓之为"大月亮"。在"星星"前面加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出现了一类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建筑。这种建筑出现的前提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己周边的环境",绿色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为主的微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流,使人们进入"微时代"。微博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交往方式,但也给人们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微时代"下,如何应对微博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国家现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各种食材可以任意搭配,但是有那么一些著名的搭配格外受人们的喜爱,比如土豆炖牛肉、小鸡炖蘑菇、西红柿炒鸡蛋……除了习惯、传统以及历史渊源等文化层次的因素之外,这些搭配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在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基本味道中,有一种是"鲜味"。虽然对它的科学认识还不到一百年,但是人们喜爱"鲜味"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在古代,中国的厨师就用"高汤"来调味,而在日本,人们  相似文献   

9.
《英语沙龙》2013,(4):1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纪念日,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人们可能会清楚地记得"情人节"、"圣诞节"这类娱乐性更强的全球节日.人们似乎正在远离书籍,或者确切地说是在远离传统的阅读方式. 比起阅读书籍,如今的人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电视、网络等媒介上.而读书这种休闲方式,在这个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娱乐元素的时代,的确难以让人们产生兴趣.毕竟,读书是需要独处的,需要你静下心来去阅读、去思考.在这个浮躁的"快餐式"年代,人们追求的只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义利观是指如何认识"义"、"利"以及如何处理"义"与"利",即道义与利益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观点,是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理论渊源,是义利观在伦理领域的进一步展开。人性是可变的,人们最终会趋向于善,即"义",这是人们趋荣避辱的道德支点;社会物质条件,即"利",对人们的荣辱观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人们趋荣避辱的物质前提;如果"义"和"利"发生冲突,要坚持先"义"而后"利",甚至舍"生"取"义",这是人们评判荣辱的尺度和标准。深入探讨古代荣辱观的理论渊源,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荣辱观的思想精髓,并进而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麦克卢汉那里,每一次媒介形态的变革都会在人们的感知与交往领域引入"新的尺度"。印刷媒介作为一种"机械化形态"的文化转化器,在贮存与转换"讯息"的过程中,往往会赋予人们以"内部导向",造成对人的视觉的一种急剧的延伸,影响人们的感受形式、思维模式以及表达方式,重组人们迥然有别于前印刷时代的交往模式,但面临着着电报、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冲击,麦克卢汉宣告这必然导致印刷文明统治的时代,也预示着建立在印刷文明统治基础上的人们一系列的感知习惯、价值体系、思维方式都要面临结构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微信、微博、微视频这些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共享的资源正渗入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甚至有人说微课将引起一场教育上的革命。各种各样的微资源昭示人们微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也在警示人们从微小做起,积小成为大成,积小我为大我。政治教学不妨充分利用微资源,让学生在"微"中感知,在"微"中思想,在"微"中呐喊,在"微"中行动,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进行智慧的累  相似文献   

13.
踩春     
"踩"是人们迎接春天的第一个行为动作。自很小在家乡开始,直到今天我在城市的角落,都不时看到与"踩"有关的动作,春天就像是人们一不小心踩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於雯 《中学生天地》2007,(12):13-15
在杭州的东新路上,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城中村",人们习惯把这里的房子叫做"农民房"。每天早上,人们都会看见一个高个子少年骑着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经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感性显现,人们对美的欣赏也就是"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人们自古以来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美的光芒。图案属于"设计·工艺"系列,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联系,是人们广泛接触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具有强大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历来把"山珍海味"视为美食中的极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向往着吃点儿那些传说中的山珍海味。在传统的文化习俗中,山珍海味自然少不了"鲍鱼"、"鱼翅"、"燕窝"、"海参"这些,它们以高昂的价格被人们视为饮食中的稀罕品。不过,它们价格这么高,营养价值究竟如何呢?是否与其高昂的价格相匹配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在腾飞,教育技术在不断加强,教学手段在不断改进,素质教育在进一步实施。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实验教学,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乐于见到的。下面笔者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谈谈实验教学的功能。一、实验教学具有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功能这一点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不管是"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及"物理"、"化学"等都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经验总结,是专门科学。也正因他们是高度概括了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并践行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启发"一词的表述不仅至今仍被人们沿用,而且"启发"思想也仍被人们认同并在实践中力求实现,可见其影响之深之远。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并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当"第三产业"出现后,"服务业"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随之"旅游业"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旅游又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力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旅游因其开放性以及知识丰富性致使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断接,因此,怎样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已成为当今的一个流行词语,过去人们常用"你吃饭了吗"打招呼,现在大部分则改为"你上网了吗",这个转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网络时代的诞生。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捷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