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拔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期,期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达到了辉煌顶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阿拉伯艺术别具一格,阿拉伯建筑艺术是其典型代表。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呈现出伊斯兰教、多元化等特征,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相似文献   

2.
从8世纪中期到10世纪末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改变了阿拉伯民族的落后状态,并由此催生了阿拉伯-伊斯兰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汇集和融合了中东地区多种古代文明的精华,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强势地位主要体现在它的文化成就和文化传播覆盖范围等方面。这种文化的强势地位使阿拉伯帝国境内各部族和各种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认知得以形成。而强势文化和共同心理认知的结合又为近现代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中东地区出现了新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在该文明中,伊斯兰城市文明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伊斯兰城市文明的诞生是伊斯兰教的基本需要。军事要塞、已存城市的伊斯兰化、哈里发及随后统治者建立首都与行政中心是中东伊斯兰城市的三个重要来源。其中军事要塞不仅是阿拉伯人征服的产物和进一步扩张的跳板,而且其城市布局为后世的伊斯兰城市奠定了基础。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创设为阿拉伯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为促进各民族交往、各种文明融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曾一度执世界城市文明之牛耳,是世界城市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4.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向外扩张,成为当时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一部分.这次冲击与其他几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阿拉伯民族作为游牧民族不仅创立了一种高级宗教--伊斯兰教,而且,阿拉伯人凭借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5.
在中世纪形成的伊斯兰建筑以伊斯兰教为基础,随各个伊斯兰国家历史文化而发展,其丰富多姿、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突出地显现出阿拉伯民族性和其他世界性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特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据特殊地位,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诗经·国风》实由 3类诗歌组成 :周民族早期诗歌 ,周入主中原、推行封建化统治以后的诗歌 ,以及被周民族兼容、排挤的南方民族的诗歌。从而形成特征鲜明的南北两种不同的风格。探究《国风》诗风对解读中国文化南北分派之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回族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而鲁甸县回族语言所具有的语言特点,正好反映了回族文化多元一体性的特点。这种融合了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的多语混合现象,表明了回族母语的多样性,而汉语词汇的伊斯兰教化体现了回族语言与其它民族语言所具有的别同性。伊斯兰文化是鲁甸县回族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阿拉伯语是其传承和表达的基本工具,通过对云南鲁甸县回族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回族在保留和使用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语言的同时,又通过对汉语的改造利用或者同化、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回族语言。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文化,阿拉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要求学生认识: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交往和文明交往的角度论述了古代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相互关系。从前伊斯兰时代到伊斯兰时代,两大民族两大宗教以麦地那为舞台在矛盾和斗争的同时,一直存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在文明交往中,犹太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比邻而居,相互涵化,伊斯兰文明迅速崛起,由民族宗教发展为世界宗教,形成连接东西、继往开来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反侵略斗争苏丹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北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西北与利比亚相连,西与法属赤道非洲接壤,南为比属刚果、英属乌干达和怯尼亚,东邻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红海.苏丹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北部主要是阿拉伯人,南部主要是苏丹人.农业人口占85%.主要作物是棉花.矿产以金和铜最为丰富.盐和木材的产量也很多.苏丹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1200年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民族最重要的标志,按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它随着民族的兴衰而兴衰。阿拉伯语在发展过程中曾遭受过惨痛的磨难。阿拉伯帝国屡遭外族入侵和占领,但阿拉伯语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特别是伊斯兰教信仰,保护了阿拉伯语,而阿拉伯民族意识使阿拉伯语在各国民族独立后得到了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12世纪至14世纪的300年间,泉州与阿拉伯世界诸多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阿拉伯伊斯兰教在泉州的遗址和遗物,无可辩驳地证实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以及泉州与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友好关系。泉州伊斯兰文化遗存为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观念的和谐共处与对话,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3.
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经过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已经伊斯兰教化,在东欧地区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古西征后在上述地区建立的四大汗国一开始即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环境,并先后走上伊斯兰教化的道路。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首先根源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民族迅速同化于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之中,同时也是蒙古贵族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人在吸收东方文明古国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逐渐传入西欧,对早期欧州大学的创立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拜占廷帝国自马其顿王朝结束后急剧衰落。塞尔柱突厥人在1055年占领巴格达以后,继续向西扩张,攻击拜占廷帝国。1071年8月,塞尔柱突厥军队与拜占廷军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曼齐克特展开决战。塞尔柱军队大获全胜,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1077年,塞尔柱帝国苏丹的堂弟苏来曼领受此地后成立独立的苏丹国,即罗姆苏丹国。它曾遭欧洲十字军的进攻,12世纪下半期开始强盛,于是,安纳托利亚在历史上第一次尽管保持原来的影响,经历了剧烈的种族、宗教、语言、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变化,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整个安纳托利亚的伊斯兰化和实厥化。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人在吸收东方明古国化和古希腊化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明逐渐传入西欧,对早期欧洲大学的创立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倪军 《考试周刊》2010,(12):47-47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对其征服地传统文化的容纳和吸收,无疑是伊斯兰陶工艺得以产生的前提。伊斯兰陶工艺按其时代特色及艺术特征可分为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舒·比·阿伯德的<语言>,以文化交流与碰撞为背景考察了阿拉伯语的发展动因,从古典、中世纪、现代三个时期论述了希腊哲学、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对阿拉伯语言的影响,以及围绕阿拉伯语言的发展和阿拉伯语的未来在阿拉伯学者中发生的争论.以语言发展为切入点考察了阿拉伯学者在伊斯兰文化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自然科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集中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哲学、艺术、数学、医学和天文学方向,这个现实反映了这种文化辐射的客观存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产生影响的具体特点是范围宽、时间长,领域广,作用大,程度深,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征服伊朗后,一方面采取措施,使伊斯兰制度化,另一方面大胆起用伊朗的各种人才,拉动伊朗人与阿拉伯人合作,促使其皈依伊斯兰教。同时,哈里发们也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迫使伊朗人接受伊斯兰教。而伊斯兰化了的伊朗人根据自己的国情,又从伊斯兰教发展出符合本民族特色的什叶派十二伊玛姆派,从而使伊斯兰在伊朗本土化,并促使伊朗文明在文明的互动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