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常被人归诸印象主义批评。而事实上,印象主义充其量只是其文学批评的表层风貌。就其批评理论渊源而论,李健吾不仅接受了法朗士等人的印象主义批评尊崇批评主体直觉印象的理论主张,同时更吸收了以圣·佩韦为代表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科学求实精神。就其批评的特质而言,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既饱含着独特而富有灵性的艺术感悟,也表现着对批评对象准确而独特的理性分析。主体的直觉印象与理性分析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
审美批评就是以审美为圭臬的文学批评.在审美批评中,艺术隐喻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隐喻作为批评的渡河之筏,不但实现了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契合,而且使批评主体在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的传达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水准.艺术隐喻是实现审美批评文本文学意味的心理桥梁,也是实现人性共鸣的中介.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艺术化,通常是指批评主体批评思维的艺术化和批评呈现形式(批评文本)的艺术化。《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体现了方卫平教授在儿童文学的史、论、评等研究领域所显现的艺术化的批评特质:在文学史书写部分,他以对历史的独特悟性和对历史尺度的准确把握来对史料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在理论探索部分,他对儿童文学理论进行了一次有意味的艺术化挖掘;在文本评说部分,他以自身的理论功底对文本进行了艺术化的感悟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审美发现——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艺术批评从阐释学、接受美学、语言学美学等视角考察,其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即:a.发现艺术创造者所未发现;b.发现艺术接受者所未发现;c.发现艺术批评、艺术理论所未发现。本文同时认为;语言一符号批评在对艺术文本的语言结构和符号信息的具体的技术操作的分析过程中,有助于审美发现,然而这种批评以及语言学美学方法均有较大限定性,不能上升为普遍有效的艺术本体论与方法论而涵盖整个艺术领域及其艺术批评。  相似文献   

5.
媒体批评具有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征.首先,媒体批评的主体泛化,批评意图多元化;其次,媒体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坛新动向、有争议性的文学话题、能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等;最后,媒体批评的接受过程呈现出开放互动性.  相似文献   

6.
陈相伟 《教育探索》2006,1(3):63-65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既离不开主体的审美创造,又离不开欣赏者(接受主体)的审美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经由审美接受的过程才能最终体现出来。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一种接受主体精神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欣赏过程。艺术的审美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二是接受主体(欣赏者)。艺术的审美接受中投入了接受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且这一过程是一种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内含多种心理现象。艺术作品包含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与这三个层次相关的则是接受过程中主体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媒体批评具有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征。首先,媒体批评的主体泛化,批评意图多元化;其次,媒体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坛新动向、有争议性的文学话题、能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等:最后,媒体批评的接受过程呈现出开放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于巴金小说研究领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的收集整理、政治批评、传记研究、文化研究、艺术批评等。近二十年来,巴金小说研究在创作主体美学思想研究、文化批评、艺术的审美批评及读者接受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将巴金文本放置于最初的语境中,进一步开展对巴金主体思想及巴金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对巴金小说的诗学研究是我们目前仍需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艺术枇评从阐释学、接受美学、语言学美学等视角考察,其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即:a.发现艺术创造者所未发现;b.发现艺术接受者所未发现;c.发现艺术批评、艺术理论所未发现。本文同时认为:语言一符号批评在对艺术文本的语言结构和符号信息的具体的技术操作的分析过程中,有助于审美发现,然而这种批评以及语言学美学方法均有较大限定性,不能上升为普遍有效的艺术本体论与方法论而涵盖整个艺术领域及其艺术批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生态文学家艾比的名作《沙漠独居者》为当今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研究提供了以下启发: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生态审美旨在感悟和表现自然全美,不仅仅是优雅、整洁、对称的自然美,还包括恐怖、残酷、混乱无序、不可驾驭的自然美;生态审美的必要前提是融入自然,与自然物建立主体间性关系,感悟自然的原本存在,顺应自然规律,参与自然进程,接受自然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1.
从观众对艺术影象的感知角度来看.被动性是电影艺术接受的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由这个基点出发,我们同时看到,在电影艺术的整个过程,即使是在被动的感知过程中,也始终离不开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将被动性与参与性结合起来,才构成对电影艺术接受特性的比较完整的认识。因此,本文拟从接受主体的角度,分析论述观众是如何参与接受活动,并在对影象的审美感知及对影象审美内涵的把握中如何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的。  相似文献   

12.
论批评共鸣     
该文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研究批评在接受过程中批评主体与体批评客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批评期待视野中的批评主客体交流基础上产生出批评共鸣的理论和观点,分析了批评共鸣的结构层次,从情感共鸣到心灵共鸣,再到理性共鸣的过程,揭示了批评接受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感性的双向循环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作的作家作品评论集《沫沫集》,坚持以艺术为本位,弘扬文学的本体性;运用直观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体现独特的批评风格;采用人格化的批评方法评论作家作品,体现独特的批评个性;始终贯穿审美追求和对美与善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叛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针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5.
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呈现出泛文化、娱乐化、大众化的特点。批评主体的迷失;批评功能的弱化;基于文学文本的感悟的缺乏是文学批评的主要缺失。建立起文学批评内在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尺度、构筑一种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双向互动的双赢局面是文学批评的未来构建。  相似文献   

16.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艺术传播与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细致制作,最终形成作品必然给接受者艺术享受、艺术感受。实现从艺术家和接受者这两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就必须依靠传播和接受。这种所谓传播与接受,是中学美育的重要活动。传播可以由艺术家来做,也可以由其他人来做。而接受者可以亲自…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然而,批评教育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是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运用的教育艺术。批评教育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研究,一向多集中于小说和戏曲,乃至其散文批评几近埋没。其实,金圣叹在这方面出手不俗,他以写小品文的大手笔,于开掘中总结,继承中发扬,一枝独秀于古代散文批评领域之中。金圣叹以先秦、两汉、唐宋文为主要批评文本,含思精切,纯是一副性灵手眼,不囿于传统,不拘于成见,随意挥酒,处处见“我”,形成其散文批评的主要特点:有封建时代文学批评家中少见的离经判道倾向,将创作主体的心态置于审美主体观照之中,贵从心地流出的真情至性,尤重写作艺术的分析鉴赏。在这方面,他提出许多精当见解,直欲将中国古代散文成功的创作经验金会度人。总之,金圣叹的散文批评,在文本的解读中挥洒其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感悟,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具体的又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一、用表扬做“面膜”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逆耳忠言,听者往往是不喜欢的,尤其是小学生,但如果苦药包上糖衣“,逆耳”往往变成“顺耳”,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给批评敷上表扬的面膜,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他,修正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无论是雷霆万钧的批评,还是和风细雨的训导,都必须讲究艺术,做到批评中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批评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在心理上引起正向反映,情感产生共鸣,对外部刺激感到慰藉,产生欣悦感。本文仅就批评的艺术来谈一下如何建立批评中的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