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析把握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因为传送带问题几乎涉及到力学的全部知识,能够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高中课程中重要的基础科目,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占的分数比例很重,物理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考分数的高低.提高物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物理分数,物理能力主要包括物理思维能力、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等等,其中解题能力是高中物理的关键点.高考的物理题量大、难度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解题能力,本文结合实际例题,分析了物理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解题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黄雄 《物理教师》2006,27(2):62-64,M0003
近年来,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了首要位置,能力题包含基础知识.但更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过程(状态)分析.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8题就是一道能力立意的好题.  相似文献   

4.
黄庆红 《广东教育》2005,(11):24-2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命题融合了力学、电磁学等知识,注重考查同学们对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一方面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一方面要求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靠拢新教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在医学、高科技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常以各种形式引入到高考题目中,但是,不管题目怎样复杂,所涉及的物理过程都变化不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考选拔人才的宗旨不变.这决定了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命题的核心位置.要通过考查物理知识、规律及其方法运用等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高考物理对五个能力要求描述的非常准确:“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为使高考复习和备考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求解物理习题,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这也反映出考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历届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因此,历届高考试卷都设置有一些物理过程分析的试题.  相似文献   

7.
在《2007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物理学科的题型示例中,出现了证明题,这充分体现了高考对推理能力的要求.高考证明题是从论述题“演变”过来的,它是论述题的一种特殊形式,比较而言,无论是从题意还是从物理背景来看,证明题都要比论述题更直观、更明了.证明的过程也是推导、论证的过程,从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出发来判断和推导出一些物理规律和结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已写入国家的相关决定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对此有恰如其分的理性反映,必将引起物理教师的广泛关注.物理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大家首先关心的问题,本文以1999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能力无疑是实践能力中的最基本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现在没有人会说不重要,但在教学中要真正放到重要位置,则还有一个反复漫长的认识过程.在这里确实存在着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实的问题.只有把教学过…  相似文献   

9.
圆周运动问题很多,分析解答这些问题,需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常出现.笔分析了近年的各类高考物理中的圆周运动试题,并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①确定维持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正确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②正确分析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③正确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功能转换情况.④根据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规律列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10.
历年来高考物理都非常注重考查能力,这是高考的性质、任务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只有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才能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近年来,《物理学科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物理学科考核的能力有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题中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中国考试》2006,(11):58-61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物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实验能力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压轴题,是关于两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的交界处相碰撞所引发的一系列物理问题,主干知识涉及动量、能量、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等,重在考查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命题组给出的参考解答中,没有凸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几何特征,另外,它所设的未知量较多(设P1在圆筒内转动了n圈和筒壁碰撞了K次后跟P2相碰于C点),增加了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难度.本文着重从“理清物理思路、凸显几何特征、设法减少未知量”入手,迎刃巧解该压轴题.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试题经常出现,成为高考热点.究其原因是以带电粒子运动为载体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洛伦兹力的方向、磁场方向及电荷运动方向之间存在着较复杂的空间方位关系,还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对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及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能力是高考考查的目标之一,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反映了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历年高考试卷中都会涉及一系列物理过程分析的试题.本文介绍了一些进行物理过程分析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从容地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15.
推理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高考试题对于推理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各种题型中,并越来越强调要把推进过程正确、简洁地表达出来.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实例,体会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推理过程的应用和高考对推理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物理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和创新,基于此,高考物理选择题正由传统的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以能力立意的物理选择题把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结合起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考物理选择题如何进行“能力立意”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兆金 《物理教师》2001,22(3):45-47
创造性人材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人材的选拔.高考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考试内容更加适应创造性人材的选拔和培养.2000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命题,在这个方面作出大胆探索,实验试题着力渗透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要求,对考生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考查的力度,较之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加突出.试题从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改变、实验装置新功能的开发、电路设计等诸多方面,设置了新颖的物理情景,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5题是一道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通过电场的加速,然后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粒子每次被电场加速时加速电压不同,给试题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情境新颖、有很好区分度的试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对能力方面要求都是:“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考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不会改变,并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命题优势情况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并真正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为此要求我们对高考能力要求进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指导物理复习教学工作,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魏国荣 《物理教师》2009,30(12):48-49
2008年江苏省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在新的高考方案中,物理作为选择学科,高考成绩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的形式出现,以供高校选择.高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在新方案的背景下,学生尤其在进入高三以后,不可能在物理学科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高考毕竟是大学选拔新生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2008年相比较有了改变,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表述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