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实际情况表明,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一定年限基础教育的公共性,进而在全体适龄少年儿童中实现教育普及,已经成为义务教育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定内涵。这一特定的内涵反映着义务教育具有区别于非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即公共性、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教育、非选择性教育等只是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钟院生 《教育导刊》2007,(11):32-34
为切实解决广东省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根据省领导的批示,今年5月至7月,广东省教育厅组织有关处室开展了全省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专题调研,主要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珠海、江门等七个市进行了重点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广东省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人数呈每年快速上升趋势,给流入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人口规模占全国的1/3,而在粤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约有90%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本文基于对珠三角地区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一项专门调查,就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行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东莞市某镇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尽管当地政府对非户籍适龄儿童的教育政策比较宽松,但是,与户籍儿童相比,非户籍适龄儿童仍然不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发放教育卡、废止等级学校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性建议,以冀能保证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能否顺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成为社会及政府极为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两为主”政策的颁布是政府致力于解决此问题的有力举措。落实“两为主”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除了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切实落实教育免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以及积极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外,还应在教育领域率先全面破除户籍壁垒,实现对农民工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拨付责任,加强流入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和参与办学,正确引导对农民工的尊重与认同,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师博览》2008,(2):16-16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表示,今年广东将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将有1500万学生受惠。但在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不均衡比较明显,全省共有244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约85%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天津、上海都没有我们这么多的外来工子女,保障他们的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是国家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免费实施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它具有教育公平的特点。然而,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方面凸显教育公平的欠缺,这主要归因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缺陷等。对此,只有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才能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科学》2008,(1):34-34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他表示,今年将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将有1500万学生受惠。但在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不均衡比较明显,全省共有244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约85%集聚在珠三角地区,“天津,上海都没有我们这么多的外来工子女,保障他们的受教育问题仍需不民用工懈探索”。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7,(9B):7-7
广东省珠海市日前出台《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将教育的免费范围扩大到高中教育阶段。从2007年秋季起,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免费对象包括具有本市户籍且就读市内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的学生,经核准作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象的代耕农民(含渔民)子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是指政府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免费教育。免费性、世俗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三大主要特征。要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实质,至少要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培智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培智教育学校办学形式多样但规模较小,招生出现多种类型残疾学生同在一所学校的情况。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困难既有办学条件方面的也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发展培智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与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应对培智教育学校性质进行界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培智教育学校的支持、管理与督导,提高培智教育的规模效益,提高教育管理者依法治教的意识及对培智教育的认识;重视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培智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培智教育的理论,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校外教育开展中儿童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干涉、对儿童权利的忽视、对儿童人格的不尊重,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儿童文化应是自由而无拘无束、纯真而无邪质朴、乐观而信心十足、自主而积极主动的文化.儿童文化视野下枝外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该为了儿童的自由与超越、和谐与发展,策略为关注儿童的需要,关注儿童自身的文化本...  相似文献   

13.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4.
当前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受到部分学校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明显不足,如重视不够、理念落后、措施不当等。要使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取得明显实效,国家、学校、社会需要团结协作,共同营建完善的法制体系和氛围,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改变灌输式教育模式,坚持受恩、识恩、报恩、施恩四个环节并重,多管齐下,将留守儿童感恩教育融汇于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来自河北省6个地区的39所有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残疾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和教师对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消极态度,对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随班就读生体育意识差,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都很低,教学内容“常人化”,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文章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increasing numbers of children living with life-limiting illnesses in mainstream schools. The aim of this literature-based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provision of educational support for teachers who are teaching these children in schools. A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search produced 23 papers published between 2005 and July 2010 that concerned children with life-limiting illness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in mainstream schools. The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life-limiting illnesses are not being well met, and there appears to be little evidence of educational support for teacher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chools need to work with both the medical and social models of health/dis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life-limiting illness. There is some consensus that the way forward needs to include multidisciplinary working withi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hat supports home, schools and the health services working together. Only one paper reported an evaluation of such an intervention.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with a life-limiting illness in mainstream schools and related interventions, and for this to inform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education, health and home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valuates and compares special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dyslexia in three different Irish educational settings: special schools, reading units and mainstream resource provision. The emphasis is on the child’s experi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Participants were dyslexic children aged 8–13 who had been accessing special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two academic years. Data collection involve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ith each of the 100 children. Further data about the child’s experience were collected by parental questionnair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while children overall were happy and evaluated special educational services positively across all three settings, children in special schools and reading units seemed to be happier and to have more positive experiences than children attending mainstream resource provision. The discussion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lusion debate in special education. It also considers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mall‐scale study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智障儿童参与社会建设、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对其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公平参与社会活动、学会生存,掌握生存技能、更好履行公民义务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产生出发,客观分析了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依据与重要性,进而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培智学校现有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挑战,从而为在特殊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