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老年健身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分析其不同血压水平的体质特征,了解其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受试对象分为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中重度高血压组。按照体质监测标准测试形态学、机能学、身体素质及派生的体质指标,同时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6名受检对象中,轻度高血压检出人数为119人,检出率为19.6%;中重高血压检出人数为115人,检出率为18.9%。形态指标测试发现,除身高外,其他指标轻度高血压与中重度高血压组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组间差异意义显著(P〈0.05);机能与素质检测结果证实,轻度高血压与中重度高血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同时中重度高血压组还低于轻度高血压组。组间差异意义显著(P〈0.05)。问卷调查显示:正常、轻度高血压与中重度高血压组中能正确说出高血压运动处方的分别为13.49%、20.14%和27.51%,其中74.83%的人不知道如何控制运动强度。结论:中老年运动健身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仍然很高;不同血压水平人群间的体质存在明显差异,在中老年健身人群中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分布变化趋势,为肥胖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3次国民体质调查资料,分析高血压与肥胖的分布及关系;并建立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GIS数据库,采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方法构建江苏省成年人高血压与肥胖空间分布的数字高程模型。结果:共调查85 371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1.4%,高于女性的14.1%(P<0.01)。农村成年人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为21.5%,高于城镇的15.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P<0.01)。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年龄越小,肥胖致高血压的风险越高。成年人肥胖导致高血压总的OR值为2.66(P<0.01),其中女性为2.42(P<0.01),男性为2.69(P<0.01)。高血压的空间分布图显示,2000年成年人高血压的高发地区主要聚集与江苏北部,在江苏南部同时存在着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在随后的10年间,北部的高发区域已经逐步蔓延到江苏中部地区,而江苏南部高血压人群的范围虽然没有明显扩大,但是高血压患病率却有明显上升。肥胖的空间分布图显示,2000年江苏省成年人肥胖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从北部向南部肥胖率逐渐下降,从西部向东部肥胖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在随后的10年间,北部与中部两个高发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有逐渐融合的趋势。结论:江苏省成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空间分布差异,且两者的高发区域都在逐渐扩大,提示肥胖与高血压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经验.社区护士通过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饮食、用药、运动等指导,并给病人心理支持,引导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从而预防高血压发生,减缓高血压的病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及体育锻炼防治高血压病的自主神经机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健康SD大鼠)、高血压对照组和高血压运动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对高血压运动组大鼠实施8周中等强度的游泳训练.分别从自主神经中枢、外周神经递质,以及自主神经对脏器的调节功能三个层面,分析实验前后各组大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状态改变.发现,8周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可明显延缓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上升趋势.与运动干预前相比,高血压运动组大鼠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程度、心肌乙酰胆碱均明显增加,而血浆和心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高血压对照组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核(RVLM)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而高血压运动组大鼠的RVLM内GABA含量略低于正常大鼠,且明显高于高血压对照组,提示RVLM内GABA含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心血管自主神经失衡是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改善高血压病个体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失衡状态,这种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改变与中枢γ-氨基丁酸能神经的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5.
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要多吃清蒸鱼一类的清淡、少盐食品。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存在从南到北逐渐增高的现象,这与北方人吃盐较多有关。治疗高血压除了药物外,限制食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用量应为2~3克,即不超过1平茶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12周实验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压变化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过程中,受试组较对照组血压变化明显。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差异显著;通过尼莫地平法得出实验组疗效指数为-64.87%,对照组为-31.94%,实验组疗效指数接近显效。经过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实验组实验后在WHOQOL-BREF各领域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12周少林易筋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及1级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可改善习练者生存质量、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内容,对受试者高血压中医证候具有明显改善,是治疗初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太极拳改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气体信号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50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太极拳高压组,并选取25名健康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太极拳高血压组进行12周太极拳练习,每次1h,每天1次,每周5天,分别在12周太极拳练习开始前1天和结束后次日清晨08∶00~09∶00,测试各组受试者SBP、DBP、NO和H2S。结果:太极拳练习能显著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BP、DBP,提高血清NO和H2S水平,且NO与SBP、DBP,H2S与SBP、DBP间均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NO与H2S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太极拳运动可多途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NO和H2S水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示内源性NO和H2S水平改善可能是太极拳降压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血压人群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探索高血压对中青年教师的状况影响,本课题基于陕西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三秦行"国民体质测试活动,通过血压测量的方式对3492名延安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体质健康抽查,然后各个级别血压随机挑选15人,对其体质健康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地区中青年教师高血压状况呈现攀升趋势;体重、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纵跳、坐位体前屈、握力、单脚站立、俯卧撑/仰卧起坐单项测试成绩高血压组与正常组发生显著性差异,从而影响了高血压组体质测试的整体成绩.结论:高血压是导致中青年体质测试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人群的各项评测分数均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章敏 《健身科学》2014,(10):42-43
1.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虽然高血压的发生与诸如肥胖、过量饮酒、口味较霞、体力活动少、吸烟、精神压力大等个人生活方式有关,但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高血压患者想改变生活方式,如果家庭和社会不予支持也很难。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出 ,收缩期血压 (高压 )为 16 0 mm Hg以上 ,舒张期血压 (低压 )为 95 mm Hg以上为高血压症 ,一般正常血压大约为 12 0 /80 mm Hg,如果血压超过 140 /90 mm Hg为准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原因相当复杂 ,到目前为止 ,有许多病例 ,其真正导致高血压的机制仍不清楚。目前 ,高血压患者当中 ,遗传的因素占 6成左右。统计表明 ,父母、叔 (伯 )、祖父母中患高血压的家族比较容易得高血压。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因素 ,还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占 4成以上。所谓“环境因素”有过量摄取食盐、运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了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而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6亿,成人患病率为18.8%。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大量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还比较低。健康教育指导是预防高血压发病,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方法[1]社区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赵杰修  胡扬  叶鸣 《体育科学》2007,27(2):58-66
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于复杂性状疾病范畴,是“基因-基因”与“基因一环境”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与高血压形成相关的部分基因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α-内收蛋白、G蛋白β3亚基、激肽释放酶。运动防治高血压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仅仅对高血压某一领域进行了的部分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运动防治高血压的效果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近年来关于高血压个体的训练敏感性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研究已有报道,这对阐明运动防治高血压效果的个体差异机理以及制定合理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对20~59岁成年人和60~69岁老年人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样本总量为177347人(其中,男性为89272人,女性为88075人)。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故20~69岁分为10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内分组为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3组。(2)高血压的分组:中重度高血压、轻度高血压、正常血压、低血压。本研究进行的大样本体质测量过程符合高血压检出的系统性筛选方案的要求。但是,本研究的测量过程与高血压的专项普查有区别。本研究监测对象要求为身体健康者,因此,准确地表达应该是:…  相似文献   

14.
梅素琴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91-91,94
轻体育,是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轻体育的内涵与作用、高血压患者健身锻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守中 《武当》2011,(7):51-52
2010年,中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2亿,每年还在以1千万的人数继续增加。而且,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3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病率正呈上升的趋势。有统计显示,在中国每年死亡的300万名心血管病患者中,50%都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功能性抗交感活性的影响。方法 15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以及15名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正常血压者(正常血压组)自愿参加试验,2组均进行强度为50~70%VOmax、共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分别与运动前后股动脉酪胺灌注、单腿伸膝实验以及股动脉灌注酪胺+单腿伸膝实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以及下肢血液动力学参数,后者主要包括股动脉血流量(FABF)和股动脉血管电导(FAVC)。结果运动前:灌注酪胺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FAVC显著性下降(P<0.05),血浆NA显著性升高(P<0.05);单腿伸膝实验时,高血压组FABF和FAVC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血浆NA无显著性变化(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时,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FAVC均低于未灌注时(P<0.05),血浆NA则高于未灌注时。运动后:酪胺灌注时,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下降幅度均较运动前显著性降低(P<0.05);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FABF和FAVC与正常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酪胺灌注+单腿伸膝运动实验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灌注酪胺时的FABF和FAVC与未灌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酪胺灌注时的FABF和FAVC高于运动前(P<0.05);血浆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可降低中年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安静时的α-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反应性,并改善肌肉收缩时的功能性抗交感活性。  相似文献   

17.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免疫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向辉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11,18(4):127-132
为了解较大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细胞和分子免疫状态的影响规律。对5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16周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后观察其血压与免疫稳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经2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后,所有受试者IL-4的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大强度间歇训练后IFN-γ、IFN-γ与和IL-4比值却出现了明显的提高(P<0.05),中等强度持续有氧练习前后IFN-γ、IFN-γ与IL-4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大强度间歇练习不会导致高血压患者Th1/Th2的偏移而引起免疫系统稳态失衡;二种练习方式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显著降低,但持续性有氧练习对脉压的影响不明显,而大强度间歇有氧练习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脉压。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间歇运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肌肉收缩形式人体运动一般可归为两类 :等张运动和等长运动。我们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 ,在相同的靶心率和相同的运动时间内 ,比较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脂蛋白及内皮素的影响 ,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康复处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 5人 ,经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浆脂蛋白、血浆内皮素、心电图及眼底等 ) ,患者均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表现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男性 2 4人 ,女性 2 1人 ,年龄为 5 0~ 6 9岁 ,体…  相似文献   

19.
运动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EDRF和ET)在调节血管张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与高血压和AS等心血管疾病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是运动防治高血压、AS等心血管疾病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民体质监测中我国成年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现阶段我国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资料,对我国31个省、自台区、直辖市的17.7万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的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在体质指标中,还是综合因素的分析中,体型变化是影响高血压检出率的首要因素,其中,男子以腰围的影响更为重要,女子以BMI的影响更为重要;年龄和机能指标与高血压检出率关系也较密切;生存环境和工作种类对高血压检出率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