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体育史学会于一九八四年八、九月间请了有关史学专家拟订了一份编写《中国近代体育史》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两三年内)编写出一本自己的比较象样的有一定水平的《中国近代体育史》。一九八四年十月间又在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体育史论文报告会”。最近,史学会发出通知,决定一九八五年八月中旬就《中国近代体育史》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一次专题讨论会。趁此机会,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体育的编写,谈点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九年三月和五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前后两次入闽,消灭了闽西土著军阀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先后建立了长汀、永定、龙岩三县革命委员会。同年七月,于龙岩召开了中共闽西一大,在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下,大会正确制定了“坚决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路线。从而指明了闽西人民的斗争方向,打开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以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五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形成。一九三一年八月,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一个县、二百五十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从此,闽西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交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根据地史编写工作的经验,由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筹备的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6日至29日在江西宁都县召开。中央党校及北京、天津、吉林、陕西、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市的党史工作者数十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先由根据地史研究工作者介绍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再由其他同志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进行讨论。会议开得生动活泼。现将这次讨论会研究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的思想发展过程问题过去一般地认为,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主持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即已决定秋收  相似文献   

4.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工农运动风起云涌,革命达到高潮的时候,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至此,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全国的革命形势暂时转入了低潮.大革命失败后,凡是工农运动发展规模大的地方,也就是遭受屠杀和镇压最厉害的地方.广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四·一二"前夕,桂系军阀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在参与了蒋介石策划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阴谋活动后,黄绍竑即在广西全省展开了所谓"清党"运动,"四·一二"时,他向政府机关发出"严查共党机关,悉数解散,并分别逮捕共产党分子"  相似文献   

5.
講授第二次國內革命战爭首先遇到的重要問題,就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向農村進軍以建立農村革命根据地,革命可能在農村首先取得勝利的問題。这个問題,就是中國革命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問題。革命發展下平衡規律,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經济發展不平衡規律所决定的,要弄清我國革命首先在農村取得勝利之所以可能,建立農村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可能,就要弄清中國近代社会政治經济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政治經济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是資本主义、特別是它發展到壟断階段的特征,它对于中國近代社会來說,又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規定中國革命首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可能首先在農村取得勝利的特点。農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始于毛澤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6.
7.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将介石国民党实行妥协投降的方针,他们节节败退,在短短时间内丢掉了大半个中国的国土。中国共产党实行坚决抗战的方针,把自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最前线,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收回了大片国土,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继一九三七年九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华中、华东地区建立了苏北、淮北、鄂豫皖、苏中、淮南、皖中、浙东、苏南、湘鄂赣、河南区等十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东江、琼崖纵队在华南地区建立了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三、赣西南、闽西土地斗争深入发展的阶段(一九三○年二月~一九三○年十二月) “南阳会议”总结和制定对待富农的若干政策在闽西党的“一大”和“二七会议”推动下,闽西、赣西南的分田斗争先后顺利开展并逐步深入。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闽西党的“一大”决定土地依原耕“抽多补少”,平均分配。采取这个办法来平分富农的多余土地,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贫雇农的土地要求。但这个办法只是解决了土地数量上的差别问题,没有解决土地质量上的差别问题。随后在闽西、赣西南执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领导了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而且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和文章.特别是1933年8月,毛泽东在赣南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做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934年1月,又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做了两年来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反对内战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当太岳军民纷纷出击交通线,收复敌据点,进行大反攻的时候,阎锡山竟然派遣其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一万六千余人,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从浮山县东张地区出发,分两路向上党进犯,企图分割和摧垮太岳太行两解放区,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依托纵贯山西省中、南部的太岳山脉,创造和发展了太岳革命根据地。它从一九三七年冬季开创,到一九四九年八月撤销,延续存在了将近十个年头。太岳革命根据地开创初期,管辖范围只限于岳北地区。一九四一年五月“中条山战役”后,太岳部队奉命南下,开辟了岳南  相似文献   

12.
第五章太岳区全境解放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太岳区的进攻一九四六年七月五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由董钊指挥,从太阳渡黄河进入山西,占领了茅津  相似文献   

13.
第二章为克服困难,巩固太岳革命根据地而斗争一、扭转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太岳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一九四三年始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从困难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出现困难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军的封锁、“蚕食’和“扫荡”造成的。当时,日军在太岳区周围以及境内部署了四个师团的兵力,还杂以相当数量的伪军,企图把太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九年一月四日从一九二七年十月到一九二八年底,毛泽东同志亲手创立的井冈山根据地,已经坚持了一年零二个月的斗争。一九二八年末,蒋介石在两次向井冈山“会剿”失败后,又调集湘赣两省军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一九二九年一月四日,在宁冈县柏露村由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前委及特委、军委和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即著名的“柏露会议”。会议着重讨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的特点巩小华,申秀玲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了大规模的成人教育,实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措施,从而使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成人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显示出了许多不...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党史研究会召开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2日至9月30日在四川成都市举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党史研究会顾问王首道,"三湾改编"时参加革命的李立等许多当年经历过创建革命根据地艰苦斗争的老前辈、老红军、老同志,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一些领导同志,以及党史工作者一百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廖盖隆就开展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目  相似文献   

17.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历史条件。①必要性: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但由于斗争经验不足,起义仍然以城市为中心,进行中心城市暴动,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领导者都设想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没有尝试考虑开辟新的革命道路。20世纪20年代中共领导的三次武装起义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人权建设中,把争取生存权当作人权建设的首要目标,把争取经济权当作人权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把争取政治权利当作根据地人权建设的中心内容,把文化建设当作根据地人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保障妇女人权当作根据地人权建设的特殊内容,从根据地的实际出发,把人权建设的广泛性、现实性、时代性结合起来,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人争取人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时光英 《考试周刊》2010,(30):25-26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军队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在进军途中军纪涣散,一些军官旧军队作风依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毛泽东在三湾对军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即三湾改编。为了与群众处好,又对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对待俘虏方面制定了"宽待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废除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四”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的愿望.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为此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对农民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1922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执委会提出“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土地分给农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封建土地制度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压迫、贫困落后的根源,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不改变这种统治制度,不打倒地主阶级,就不能使农民获得根本解放.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同志的“工农武装割据”的三项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