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文化对青年创造个性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胜不衰的精神支柱。这其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别是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经历代王朝的推崇与神化,儒家文化实际上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姜斌 《文教资料》2007,(19):8-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核心价值,充分发掘儒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内容,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提倡的“忠恕”思想、“孝悌”人伦、“仁、礼”道德以及“克己、修身”对在高校中进行人际关系、家庭亲情、人与社会以及自我心灵和谐的教育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02,(21)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儒家文化落伍了。在信息时代面前,传统文化更显露出局限性。因为儒家文化强调“灌输式”,强调“权威主义”,它抑制社会的创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在“文化热”中,有人提出文化凝聚力问题,他们联系到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尽管历史上经过不少的分合兴替,但她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会废弃,这当中,传统文化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分析中华文化的实质入手。 中华民族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汇合或融合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的整体文化。主体文化汉文化虽然又流派纷呈,如九流十家齐鲁荆楚等,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代表是孔孟思想。孔子集古圣先王文化之大成,形成儒家文化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政治思想,两千余年来,为历代帝王所欢迎和接受。聪明的历代开国之君,他们认识到建立一个王朝,离不开主权、领土和人民三要素,儒家文化思想,正好与此相呼应。主权方面,帝王所要求的是一统天下的中央集权制,而儒家学说主张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的传入深刻地影响了青海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快了其自身文明的进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并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依然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华民族应当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中华文化应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应当以孔子思想为主体。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主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慧命,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自孔子创立以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继承和发展,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本文从儒家文化实质入手,剖析了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儒家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浙江省武义县志记载,郭洞村落始建于宋朝,至元初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一个聚落。山水相隔,使郭洞历经现代文明的冲击而得以保存;相对的封闭带来了宁静,凝固了岁月,为我们留下了古代人居空间的活化石。在经过游历与做过深刻的调查研究及对村民的访谈之后,体会到了郭洞这一古村落具有的隽永绵长的文化意义。它具有的文化内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地域”里的影射,本文主要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主体出发,谈谈这两种文化形式在郭洞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去除其封建“糟粕”之后,其精华乃是“国学”的精华。语文课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体现,对青少年道德培养和师德建设有当代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一部分。儒家文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重视道德修养和人的自我完善,尊重人们天赋的权利,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文化就是其中一部分。儒家文化充分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重视道德修养和人的自我完善,尊重人们天赋的权利,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道、各位朋友:
  欲复兴中华民族,必先复兴中华文化;欲复兴中华文化,必先复兴儒家文化。对于儒家文化的伟大价值,习近平主席说:“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今天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家要努力精进,研究、传播、践行、运用、发展儒家文化,使儒家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代表香港孔教学院祝会议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高等教育要借鉴和利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智、勇修养方法,努力培养仁、智、勇三位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立体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儒家文化在政治领域始终倡导“德治”,“法治”只是其辅政的手段。这一文化资源与西方“法治”传统构成对立的文化价值系统。总结对比中西“德治”与“法治”的根源及其现代意义,是本文之主旨。  相似文献   

15.
韩明慧 《青海教育》2009,(11):16-17
一、德育教育的继承 语文教学中应继承重视道德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坚持以德教为主,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才;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施教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部成功的小说,总会包含着诸多的丰富的意蕴,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等等。陈忠实的《白鹿原》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儒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主人公白嘉轩则是儒家文化具体的实践者和形象代言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仁”与“义”、“耕读传家”、“学为好人”在白嘉轩的身上得到了深刻的彰显。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甘泉,先秦儒家文化在襁褓之时,就穿上了一件具有“道德化”特征的外衣。这是中国德育思想的主要源泉,中国的德育思想深植于此并持续不断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8.
小说《狼图腾》通过“狼”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条“狼-羊”斗争关系的文明进化观。在两种文明形态的观照下,面对中国文明现代性的迫切诉求,力图从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中华民族的文化改造和重建的有效路径。突出体现了作者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坚守和护卫,同时以一种鲜明的反儒家文化的纯粹的游牧民族色彩,进一步凸显他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笼统地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物质和精神创造之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本文拟“拿来”这份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以道德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有元一代,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短暂地形成了繁荣多元的杂剧文化格局。元代帝王有别于传统汉人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导向,给元杂剧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元杂剧中包孕的中原传统文化内核与少数民族元素,则呈现出了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却又和而不同的特征,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文化雏形。少数民族杂剧家的作品蕴含的对中华民族及汉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元杂剧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当各民族杂剧家们不断吸收、借鉴彼此的优秀文化并由儒家文化统摄时,元杂剧迎来繁荣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