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洁  韩丽丽 《文教资料》2008,(28):152-153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关于诗的观念、诗的艺术特点、诗的理想等论述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他上述诸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评论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确定了他在引进和创作象征主义诗歌的诗歌形式和意象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叶维廉是著名的诗人,也是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寻求中西诗艺汇通的途径.他从翻译入手发现了中国诗语法之独特,意境之新奇,意象之丰富,而这些又都是西方诗歌中所很少呈现的.这就促使他深入到中国古典诗歌中去做进一步的对美学和哲学的探求.在和西方现代诗的比较中,叶维廉发现中国诗歌艺术的独特之处.他引入心象这个概念并把诗歌与绘画、音乐、两种艺术进行比较,并将诗归纳为“姿势艺术“.同时对诗歌的语言表达媒介白话与文言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以及诗人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和阐释.本文就加以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诗融入了哲学、宗教、历史、思维、心理等人类文化的总体构成里。他所强调的诗的形式要与诗的品性相和谐,把新诗引入了对美的姿态、颜色、形状以及灵魂的凝视。然而,邵洵美对官能享受的率真颂赞,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新诗美学现代性追求的桂冠,反而使他被钉在"颓加荡"的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诗为切入口全面而严整地论述八大山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成就.文章将山人生平划为三期四段,能允当地说明其创作的思想艺术特征和发展转换的深层原因.遗民遭遇使他冷调子的诗里燃烧泄愤与复仇之火,表里反差造成他诗风的诡怪谐谑.禅僧经历提高了他艺术感受与思维的能力,使他的诗充满禅机妙悟,散发着睿智的理性之光.画家职业使他对形色光影保特高度的敏锐感,立象尽意使他的诗满布象征与暗喻.  相似文献   

5.
陈兴强 《时代教育》2009,(9):251-251
余先中在中国当代诗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题材丰润,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乡愁是他诗歌创作的母题,乡愁诗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本文对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曾以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诗怪".着重从创作方法、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人生道路等四个方面论述其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进而提出他在中国新诗史应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七律诗写作的集大成者.七律组诗是他的独创,其代表作<秋兴八首>在结构上相当完美.本文就其艺术结构作出细致分析,认为该诗由线状结构和网状结构组合而成,是中国古代七律组诗艺术结构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西诗歌不同的艺术特色出发,对照中国新诗具体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新诗艺术上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既借鉴了欧美诗歌艺术.一部分诗有着明显的欧美诗艺术倾向,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艺,一部分诗中国诗艺术特色突出,已具备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我们应该对这两种艺术倾向加以选择,使新诗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六朝出现了许多新的诗型和诗歌母题,"赠答诗"是其中的重要类型.建安是赠答诗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建安赠答诗的艺术风貌中深切体现出"风骨"等许多特定的质素.建安诗人在题材内容与艺术表现等方面,对赠答诗多有开拓之功,为后世赠答诗的写作创立了典范.建安以后,中国赠答诗形成了一种类型,并盛兴起来,影响了整个中国诗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史上,严羽的《沧浪诗话》占有重要地位.全书由《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构成.其中《诗辩》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历来研究的重点.《诗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对《诗辩》有关理论观点的具体贯彻和重要补充,论述了历代诗歌之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在《诗评》中,他提出了词理意兴、诗歌之气象等问题,并把“风骨”也作为评诗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