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周小荻 《儿童音乐》2013,(11):48-49,44
双基,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内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也不例外.对于双基的内含,最近高建进教授撰文《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双基”——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之一》做了新的解释.本文认为,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命题,双基的内含应该采取丰富完善的理性态度,才更符合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一个实践命题,体现着主体的文化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三重规定即坐标、原则和尺度。这三重规定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庞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同所有教育的教学改革一样,势在必行.而创新又是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本文从教育思想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三大理论层面,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创新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系统化研究与论述.力图对于音乐教育创新,提供理性思辨与教学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5.
培根、笛卡尔从人类认识和控制世界能力的提高入手为社会进步作了初步论证,崇尚理性、相信教育和启蒙的作用,并以此作为历史不断进步的保证则是法国启蒙学派的历史进步观.但韦伯、兰克和布克哈特等人不仅对历史的进步表示怀疑,甚至根本不同意把进步观念引入历史研究中.马克思是从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来理解社会进步的.就历史发展总的趋势来看,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是一致的;就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定时期来说,两种尺度又存在着某种不一致.两种尺度的社会进步最终可以在实践中,而且只有通过实践达到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实践理性"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将"实践理性"与教育相关联,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实践理性"本质内涵的变化趋势,并对"实践理性"之于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从中发现两者的关联原因繁多,关联效果则多为单向的应用层面,关联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7.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的美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两个尺度”的理解上,从实践的审美观出发,“两个尺度”的统一不一定就是遵循了美的规律,要想使人类的劳动生产成为具有审美价值创造的活动,必须把内在尺度提升到精神生活需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必要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爱友 《文教资料》2008,(20):82-83
教育理论作为教育者创新理性的结果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的超越.因此,我们通过把握教育理论,可以了解教育实践、认识教育实践、规划教育实践,但不能将二者划等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新思维的特征为依据,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揭示了体育教学中对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发展形成了崭新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理性认识新的环境变化,才能在时代潮流中找准定位、有效应对.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育理性应该包括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等.但从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缺乏理性,因此,管理者需要从多方面促进教师的教育理性发展:深化技术功用理解,正确定位自身角色职责;加强个体对技术的掌握,夯实...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探讨的核心命题,而关于此命题的探讨又多局限在有关"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的争论中。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其价值指向和服务目标的人。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理论对人的价值,进而阐明"除指导价值以外,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此外,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中,还应区分直接指导价值和间接指导价值并更多地关注后者。  相似文献   

12.
王居春 《考试》2014,(12):41-41
<正>公民教育已经不是新鲜的命题,但作为校本建设框架内的命题却出现较晚;校本化教学和实践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面对如此复杂宏观的命题,对于基层实践者来说要想真正推进公民教育实践,是个不小的挑战。一、架构公民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的终结性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本纳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育实践具有终结性,认为教育实践与其他人类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实践以预设自己的终结为基础。教育实践三个行动维度中的终结具有不同的尺度:作为对未成熟者的自我否定的强制关系的教育行动,终结尺度是教育主体间关系从“管理性强迫”转向“可逆”;作为教育性—教养性教学的教育实践,终结尺度是学习者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判断;作为向社会行动领域过渡的教育实践,终结尺度是学习者参与人类总体实践的自我负责与代际互动。教育实践终结性的主要特征是“有确定的界限而无明确的边线”,“有确定的界限”意味着教育实践终结时既不能“教育不足”也不能“教育过度”,“无明确的边线”意味着教育实践的终结没有明确的时间边界且随时可能获得新的教育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探讨的核心命题,而关于此命题的探讨又多局限在有关"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的争论中。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其价值指向和服务目标的人。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理论对人的价值,进而阐明"除指导价值以外,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此外,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中,还应区分直接指导价值和间接指导价值并更多地关注后者。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命题,从对理论思维创新的解读入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实践理性的层面上,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教师教育变革始终是一条与"公平、正义"互相支撑的发展主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更加严格,教师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教育实践改革的重点.作为一项道德领导事业的教师教育改革,"科学理性"和"公共理性"是其重要的变革基石.而如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共识的解困路径,正是当下教师教育变革亟需解决的核心难题.因此,杨跃教授根据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实践需求,创作了《新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这本著作.该书基于新教育公平理论视野,深入考察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所经历的制度、模式和共同体改革与创新,试图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指出,作为一项道德领导事业的教师教育改革,是需要从实践困境和知识困顿中逐步走向"公平、正义"的教师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7.
重提教育与生活命题基于以下原因:教育研究的长期关注,教育实践改革发展的现实诉求,教育本真回归的热切呼唤,生活之于人与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蕴含着教育与生活的异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与生活的剥离、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教育对生活的超越与引领等重要内容.探讨这一命题,有助于深化对教育与生活本质的认识,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推动理论实践结合,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廓清教育与生活命题应明确教育应超越并引领谁的生活;教育应超越并引领什么样的生活;教育如何才能真正超越并引领生活.  相似文献   

18.
呼唤实践理性观--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之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要走出当前的“高原期”,必须转变指导思想,从以理论理性观为指导转变到以实践理性现为指导。理论理性观从教育理论出发联系教育实践,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为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手段,造成了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分离。实践理性琨从实践者的教育实践出发提升实践的合理性和实践者的理论水平,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是常识的教育实践向理性的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使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暗含着诸多的前提,是一个有阈限的命题。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仅仅限于理论有启迪实践者、拓展实践者认识的可能。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取决于理论本身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两方面的因素,对这一命题简单、肤浅的理解和套用必然使教育实践遭致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