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信仰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笔者就大学生应当通过哪些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将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课题组对浙江某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信仰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信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际,提出坚定大学生正确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静 《文教资料》2007,(18):43-4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多元性现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分析具体情况及成因,并提出七条信仰教育的对策,以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然而"90后"大学生则出现信仰危机现象,信仰呈现多元化、突出功利化、面临世俗化。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信仰教育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行信仰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内容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五信”教育,即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基础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着眼最高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信仰缺失等严重问题,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高校教师应坚定师德信仰,树立教书育人理念,结合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导师工作、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和平台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问题:从大学生的求学之地高校采说,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观;同时,要注重信仰教育的层次性: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将科学信仰应用到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之时,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引领行为的精神动力,教育信仰是引领教师将教师职业神圣化,并一生躬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接力棒的传递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从事教育事业所需的品质还有很多需要提炼和磨练的东西.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很多鲜明的体现,这更加需要强调青年教师的教育信仰.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理解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追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求来看,关注当前大学生群体信仰的多元化、感性化以及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已基本确立.但是,信仰的内涵与政治边界仍不清晰.解决的对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与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在政策设计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上海某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出其现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及一些不够完善的表现,并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外环境、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家庭层面出现的困境,探索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时代大学生精神信仰缺失,重塑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提高社会凝聚力都至关重要。重塑大学生信仰体系,需要从道德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三方面逐步递进,需要从群体影响和内在激发两方面塑造,从动力、渠道、反馈和有目的引导四方面来建设信仰教育的有效机制,结果可以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形成正确的信仰,并内化到行为方式,形成固化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的理论与信仰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大学生对多元价值和社会思潮的选择能力;增强了大学生抵御"西化"、"分化"的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网络环境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网络舆论,争取网络话语权;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德育中信仰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信仰都会成为他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他遵守道德规范的必然依据,也是他内心道德观念的实质核心。强调内在于德性的信仰对于人的道德行为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大力倡导和科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信仰,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新时代为切入点,以大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题,围绕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因、有效路径"展开,为学生解答了新时代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信仰迷失、信仰危机的现状,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方式,开拓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相似文献   

18.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点、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从遵循原则性教育理念以实现方向性教育引导、立足本土优秀文化以实现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丰富教育模式与方法以实现认知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以实现合力育人目标等四个方面探析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明确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探究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使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观念和习惯,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