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具体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不同方式和不同目标(有层次)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达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引导学生抓课文中的重点词,体会怀素写字的认真、刻苦。3.使学生从怀素写字这件事中受到教育,知道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读悟结合、读说结合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含义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冰花》(一上):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动物过冬》(二上):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放飞蜻蜓》(三上):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团结友爱的情谊,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猜谜: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打一星球)2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写生字,初步感悟课文内容,把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读文时以理解和感悟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朗读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7.
教材版本: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9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小学三个学段对学生朗读分别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面看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是体现了对学生朗读要求的循序渐进.突出了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9.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10.
芦燕 《教学随笔》2007,(5):13-14,9
教材: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 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情感: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洋的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具体的。  相似文献   

13.
朗读,滋养小学生快乐成长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第一学段小学生的实际朗读水平,与《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腔鲜明,不是字音拖得很长,就是读得特别快,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停顿与连接,只是为朗读而朗读,根本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于这种现状,如何实现这一现象的根本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朗读教学的目标?我认为,教师要转变理念,注重朗读,自觉担当起小学生快乐成长的向导。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夏天姐姐为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指题(生齐读课题)。2.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什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说说文中的"我"想变哪些事物?(生回答)二、精读诗文,读中感悟1.让我们翻开课本,再次走进这首小诗。自由读第二~四小节,读完后划出你喜欢的诗句。2.用你美妙的朗读告诉大家你所喜欢的诗句。师适时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们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诗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理解生词及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对联的对仗和音律美。(第二课时)课间休息:欣赏MTV贺年歌,学生、老师可跟着一起学唱。一、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欢快的歌,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过年时欢乐、团圆、幸福的场面)师:快过年了,点个炮仗,增添点气氛。(放动画)你们知道我们过年时一般都做什么?(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词语,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夕阳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美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夕阳真美》(齐读课题),在文中谁说了这句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爷爷为什么如此赞叹.夕阳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夕阳美在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读中主动寻找答案,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对夕阳落山的先后顺序也更清楚。]二、品读课文,欣赏美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