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结合,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改进高中历史课堂生态,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成为当前历史教师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国东 《学周刊C版》2014,(11):108-109
本文从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始谈起,分析了思想品德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生活和学习必须桴鼓相应以及回归生活等诸多问题.若益于同仁点滴,则我至为欣悦.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教育的根基与土壤,教育发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与教育是相互融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把教育内容融入生活,让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的生命得以舒展.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中,加强了课程与生活、与社会、与学生发展的联系,使这一学习领域更有开放性和发展空间.劳技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在劳技教学中,我们也要运用"生活教育"的理论,劳技和生活相结合,让劳技课拓展和延伸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生活与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生活过于理性化和体制化,缺乏对学生完满生活的建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忽视了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唤醒.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努力建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观,培养学生重建新生活的能力,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面向现实生活、走向未来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6.
吴长龙  熊万杰 《物理教师》2003,24(12):56-57
STS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其基本精神是: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发展做出决策.STS教育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本人就此谈如下体会.一、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细细地感悟、体验后才会真正内在于人.教育是最有交往价值的活动,应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发现、挖掘和提升.生活世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要关注生活世界,为此,要重建教育观,重新定位学校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认识、把握、研究大学生问题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关注自我能力,忽略自我品行.寻其原因,其一是对能力本位社会现实的错误认知;其二是教育畸形发展造成价值取向的偏差;其三是主体性增强和自我意识的不完全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能力和品行在发展中的统一性,要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经验中体悟能力和品行统一发展的意义,并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强化品行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以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我们不仅要发展信息技术,而且要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教育.但因为各地区具体情况的差异,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同,使地区之间的教育出现不均衡发展.本文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的发展的地方,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人文教育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促使师生员工提高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过程.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是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论生存教育对生命价值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内,生存是沟通生命与生活的纽带.教育的主旨就是要促进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失落,很大原因是沟通生命与生活的中介被打破.生存教育通过教育来调整人的生存方式,化解生存困境,把握生存规律,实现生存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学校教育也正在接受信息时代的洗礼,我们要不断学习、认识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永华 《生活教育》2008,(12):40-40
研究表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因此.我们培养个性要追求一个"早"字.那么.我们如何去培养小孩子的个性呢?小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是直观形象事物.他们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最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理论沿着实证化和哲学化两条脉络发展,在学科地位、价值、功能以及理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屡受指责.其缘由在于它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未能充分考察教育活动的特性,失去了自身特色.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理论必须充分反映教育活动的独特性,以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基点,关注教育的意向性和交往的发展价值,致力于建立个别化的理论,还教育充满智慧挑战的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17.
实然与应然: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困窘的生存状态表现为繁重的事务与苍白的生活、较低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缺乏人性的管理、职业倦怠、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工作条件等.这些生存状态受个人的生活经历、专业发展程度、家庭等内在原因和强大压力、冷冰冰的管理和教育传统等外在原因影响.改变教师困窘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要彰显教师的个人价值,重新审视教师作为"人"的内涵,教师自身也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走专业化道路,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法规及制度建设,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创建"师本"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观的变革.传统的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教育观新的转向具有三种基本内涵:教育是一个文化化人和使人人化的过程;教育要把人培养成为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教育要强调儿童自我的体验、反省、批判和创造.  相似文献   

19.
生存教育与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荣 《邯郸学院学报》2009,19(2):88-90,96
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仃机体内,生存是沟通生命与生活的纽带.教育的本旨就是促进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失落,很大原因是因为沟通生命与生活的中介被打破.实施生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来调整人的生存方式,化解生存困境,把握生存规律,实现生存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