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青海教育》2011,(1):90-9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既适用又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教学实践使教师对小组合作带来的效果深有体会,更加验证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巴班斯基曾指出:“小组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多使用小组形式,难免会把教学重担压在学生肩上,若长时间使用小组教学形式,教师就难于使班上经常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而缺乏这一点,学生就不能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技巧等等”。上述的一段话概括地说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好,但是使用的时机不恰当,就会走入教学误区,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讲方式”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因为小学语文教师未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也没有做好相应的教学组织工作,导致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致不高,使其沦为形式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此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笔者觉得要真正让合作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坚持一个“慢”字。  相似文献   

5.
浅谈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平常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上还只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堂活动方式,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实际教学当中,在“分组学习”时常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教师垄断课堂信息源,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扎实开展学习小组建设,积极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习惯,有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很好地实现“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实的教学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即使是有小组讨论,学生所讨论的内容也缺乏探索性,有时甚至不加思索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然有思考价值,但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匆忙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分工又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一种具有实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而又协调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课"分层合作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操作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层合作教学”是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它以“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小组竞练→巩固提高”为基本模式,以“学生动态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划分小组、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评价”为操作策略,它既能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学习,被《课标》定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究其原因,一是“时兴”,不用这种形式,不算一堂好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凸现;不用这种形式,课堂如死水,风急波不兴。二是“时宜”,采用这种形式的确凑效,难题出现时,学生交流一下,讨论一番,问题就解决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问题解决。持“时兴”观点的人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一躯美丽的外壳,持“时宜”观点的人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问题解决”的工具。比较而言,后者为数不少,几乎成了教师的共识。举凡“问题解…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合作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简单地说,“合作教学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学课堂,对改善课堂内的环境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实  相似文献   

14.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  相似文献   

15.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简要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常用组织形式,并谈了几点自己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杨宏武 《广西教育》2007,(6A):12-1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它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从学生、组合、教师等方面谈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四五六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方式,打破传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互动互助功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李淑慧 《时代教育》2010,(2):212-212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作用:可以改变学生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积极的合作态度,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优势互补,解决疑难,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过程中,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