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以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能在脑海中建立起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形成历历在目的鲜明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物理知识就比较容易。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强调“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应用直观形象帮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展示物理情景,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将物理问题实验情景化,在演示时教师展示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探索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索知识,学会在实验中创新。  相似文献   

3.
王丽娟 《甘肃教育》2009,(21):62-62
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学习对象的特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更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研究的就是自己身边的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铭 《文教资料》2005,(23):105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  相似文献   

5.
黄金英 《广西教育》2013,(29):36-36,4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段论述给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一条有效途径和一种科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有效地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6.
"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由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偏离科学现象与本质的感性认识,或偏离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就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感性材料,充实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抽象概括数学本质,进行知识的消化。深入挖掘材料思维因素,奠定思维训练基础,依据教材中的知识重点、难点预测思维障碍,突出教材新知识形成过程,引导思维方向,围绕教材中知识重难点训练,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8.
形象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  相似文献   

9.
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由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偏离科学现象与本质的感性认识,或偏离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样他们对同一事  相似文献   

10.
一、发挥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一般都要从感性认识开始,在观察、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过程,使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就越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生物教学中实现知识『内化』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学军 《教育艺术》2007,(1):77-78,75
所谓知识的"内化",是指在学习新知识(如概念、定律、法则)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教材,创设新旧知识上的认知冲突,提供感性材料,对教材进行展开或简缩,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感知、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小学生》2013,(10):18-18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知识,最初源于直观感性认识,而后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真实形象的教具与学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巧用教具,设置情境,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欲望;借助学具,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机会,形成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一、利用教具,巧设互动情境,引路示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要唤起  相似文献   

13.
《果实的形成》是小学自然植物单元中的一课,是学生以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把花的构造同果实的形成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去获得新知,并用实物——各种各样的花做材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花的内部构造,从而认识果实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为达到以上目的,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1 运用知识,引导认识各种各样的果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果实的感性认识,学生也有一定的积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计算机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存在着大量的抽象性概念和严密的推理,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给学生传授知识,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过去,我们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忽视数学情境的创设,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对数学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对基本概念不能清晰地理解,不能实现知识的有  相似文献   

15.
张正翔 《贵州教育》2005,(22):47-48
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的今天,如何进行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演示实验可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为掌握概念奠定感性基础。然而,学生观察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要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因此,演示实验不只是单纯为了讲清概念、传授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演示过程中要不断提出带有  相似文献   

16.
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一、加强操作实践,丰富感性认识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条件反射和感知开始,再通过定向分析综合获得对事物的意义的理解,从而形成认识。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加强操作与实践,尽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一些概念的引入,计算公式的推导,都应尽量通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实践。二、寓教于乐,培养思维兴趣越是兴趣浓厚的问题越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注…  相似文献   

17.
1感性认识课的设置,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这一环节,让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小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计算机世界的奥秘,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相互合作、互相为师。这样既使学生先从直观上对知识形成了感性认识,又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主动地明确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为下一课型“精讲突破课”中重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2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四课型一条龙教学模式,首…  相似文献   

18.
侯霞 《辅导员》2010,(18):I0006-I0006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因此,在概念的引入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利用已有概念,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获得新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从实际生活引入,从实验现象引入,从旧有的知识引入等。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必须适应学生认识迁移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识知识的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过程,它总是循序渐进,从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得知,学生认知新知识是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这几个学习程序的,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应围绕学生认识迁移的发展过程展开.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把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要在观察中学习知识,又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知识面的拓宽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策划专题,刊发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