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的心理过程,表现为对问题的探询和研究,但其实质是我们人类对未知事物探索的科学精神。目前我国学生问题意识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玻尔的互补原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互补原理是辩证矛盾的一种形式,它揭示了客观事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结合性矛盾,正是在这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中形成了对事物的完整认识。而事物互补的结构与形式,则是复杂多样的,既可以是事物内在的互补,也可以是事物之间的外在的互补,客观世界正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互补结构  相似文献   

3.
比较,即比相同,较差异。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客观对象的相同、相似和差异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是认识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所要研究的对象,把握它们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比较方法。一、比较个别,概括一般引导学生对某类事物中的一些特殊性进行分析、比较,把这些事物间共同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力。以概括,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这种比较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有利于理解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4.
比较思维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都是通过对一些事物与另一些事物的同异比较而实现的。没有这种比较就不能认识任何事物。通过比较,人们把杂乱的感性材料分门别类,区分其真假、精粗、彼此、表里,这样就为认识事物中的稳定联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创造思维是人所具有的,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善于运用一切已知信息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等最集中体现。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创造思维品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电化教育的情感效应王富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反映,随之也就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进行反映,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效应。这种情感效应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凭借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被人们感觉后,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的痕迹)进行的思维。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形象思维依靠的是事物的形象表象,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上升到认识的理性阶段。想象是形象思维中最实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艺术的规律 教学艺术的规律是什么?如果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的同时尤其注重灵感思维的创造运用。我们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中寻求到的答案。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因此,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果根据人的生长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分,就可以把思  相似文献   

9.
试论现代排球意识之内涵颜景存,李修平(临沂师专体育系,276005)(济宁师专成教处,272125)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自然反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它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和固有规律.现代排球意识,是人们对现代排球运动规律的认识理解.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常把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认识的途径,这是一个误区,下面笔者对此作一简单分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但是有了客观存在的事物,人脑未必形成认识,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人脑中,才会产生映象,形成认识。那么哪些客观事物能够进入人脑?怎样才能进入人脑呢?先分析第一个问题,客观事物要进入人脑必须适应实践的需要,人们面对各种客观事物,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它们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也…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术道德失范是当今我国大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对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危害性人们不乏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大多是限于经验性的初浅的认识,缺乏应有的深度。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学理上的深入分析,以加深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历史期待小说观念的更新,新小说家的启蒙意识,使得小说的创作与批评自觉向政治靠拢,造成国人民族文学意识的勃兴,也影响到小说艺术的水土流失。小说观念的科学品格,是近代小说创作的科学态度树立的必然产物,而其批判理性的强化,人本趋向则成为小说观念的突出表现。近代小说虽未完全切断传统的英雄主义链条,但它对人格理想的务实追求,展现了其特有的平民姿态。中国小说观念近代转型与归宿的"凤凰"展开它强劲的双翼,促使其人本和科学的品格在如磐的夜气中升腾和突进。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是运用客观的方法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科研设计包含很多环节.观测指标能否反映被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项研究工作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苗族刺绣的特点在于苗族妇女的独特创造,在于培养苗族人的历史意识,教育苗族后来人不忘苗族祖先故土,体现出苗族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相思,被视为苗族凝固的历史而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现代远程教育现实模式与理想模式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这是人们对现代远程教育提出质疑的根本原因。文章从人的自醒与自觉、学习环境、支持服务、学生自治、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同时认为个人学习需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是远程教育现实模式通向理想模式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容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以发散思维方式和辐合思维方式进行的 .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学习、创造、启迪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相似文献   

17.
田萍 《培训与研究》2006,23(5):34-35
隐喻是类推产生的心理机制,类推是隐喻在新词语产生和流传中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人们在认知上通过隐喻的方式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后,必然会把用于某一事物的名称类推到与该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身上。“人间蒸发”是随着“蒸发"的使用范围扩大而产生的,它既突破了原来运用领域的单一性和专业性,又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涉及面和便捷度的加大,人们对涵盖到自身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兴趣也逐渐加大,民生类访谈节目应运而生。民生类访谈节目是亲民的节目,编导是节目创作中的灵魂。编导的创作活动贯穿于节目录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全过程,必须加强对编导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美学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才能发挥好编导在民生类访谈节目中的引导乃至隐性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然陶养自我化育——论生态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性的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化解生态危机,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生态美育以培养生态审美的人为根本任务,以自然陶养为基本途径.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使人性向善、向美提升,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改变了西方殖民列强对当时中国人民愚昧无知、不堪一击,可以任意凌辱、分赃宰割的印象,沉重地打击了其嚣张气焰,保护了中华文化和文明,激起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然而,西方学者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却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变化,这其中反映了他们研究方法与视角上的转变,而这些观点中最接近中国学者观点的“中国中心论”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论述了这种局限性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局限性所带来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